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奉隆福召命赴都过德清别业》
《奉隆福召命赴都过德清别业》全文
元 / 赵孟頫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骤喧气候变,幽园卉物凄。

山云石上起,春鸟雨中啼。

牵衣怜稚子,举案愧山妻。

苦被虚名累,未得遂高栖。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赵孟頫在特定气候下,对自然景观与家庭生活的细腻感受。首句“骤喧气候变”点明了环境的突变,暗示着季节更替或天气的剧烈变化,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氛围的转换。接着,“幽园卉物凄”一句,通过“幽园”和“卉物凄”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周围环境的敏感观察,以及在自然变迁中的情感投射。

“山云石上起,春鸟雨中啼”两句,运用了对比手法,山云随风而起,石上静默无声,与春鸟在雨中啼鸣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动态美,也隐含了诗人内心的情感波动。春鸟的啼鸣,或许是对春天的欢庆,也可能是对雨水的哀愁,这种复杂的情绪映射出诗人内心的细腻感受。

“牵衣怜稚子,举案愧山妻”则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庭成员的关爱与愧疚之情。“牵衣”一词生动地描绘了诗人对孩子的呵护与疼爱,“举案”则是古代夫妻相敬如宾的象征,此处用以表达对妻子的歉意与感激。这两句诗不仅体现了诗人作为父亲和丈夫的责任感,也反映了他对家庭生活的深情投入。

最后,“苦被虚名累,未得遂高栖”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与理想的矛盾与挣扎。一方面,他可能因为社会地位或名誉所累,感到束缚与压力;另一方面,他渴望远离尘嚣,追求一种宁静的生活状态。这种内心的冲突,是许多文人墨客在面对理想与现实时的普遍感受。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对家庭生活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亲情和社会的深刻感悟,以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寻求平衡的复杂心情。

作者介绍
赵孟頫

赵孟頫
朝代:元   字:子昂   号:松雪   籍贯:松雪道   生辰:1254—1322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松雪道人,又号水精宫道人、鸥波,中年曾作孟俯,汉族,吴兴(今浙江湖州)人。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他也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 
猜你喜欢

卢十九子蒙吟卢七员外洛川怀古六韵命余和

闻道卢明府,闲行咏洛神。

浪圆疑靥笑,波斗忆眉嚬。

蹀躞桥头马,空濛水上尘。

草芽犹犯雪,冰岸欲消春。

寓目终无限,通辞未有因。

子蒙将此曲,吟似独眠人。

(0)

醉醒

积善坊中前度饮,谢家诸婢笑扶行。

今宵还似当时醉,半夜觉来闻哭声。

(0)

使东川.好时节

身骑骢马峨眉下,面带霜威卓氏前。

虚度东川好时节,酒楼元被蜀儿眠。

(0)

石静如开镜,山高若耸莲。

笋竿抽玉管,花蔓缀金钿。

(0)

补乐歌十首·其四九渊

圣德至深兮,奫奫如渊;生类娭娭兮,孰知其然。

(0)

二风诗十篇.治风诗五篇·其一至仁

猗皇至圣兮,至惠至仁。德施蕴蕴,蕴蕴如何。

不全不缺,莫知所贶。猗皇至圣兮,至俭至明。

化流瀛瀛,瀛瀛如何。不虢不赩,莫知其极。

(0)
诗词分类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诗人
蔡新 薛媛 史青 黄丕烈 颜仁郁 胡令能 曹彪 王继鹏 王翙 崔枢 许宣平 黄式三 查道 蔡寅斗 范文程 刘裕 洪拟 司马懿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