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吹连天沸五门,灯山万炬动黄昏。
美人与月正同色,客子折梅空断魂。
宝马暗尘思辇路,钓船孤火梦江村。
古来漫道新知乐,此意何由可共论。
鼓吹连天沸五门,灯山万炬动黄昏。
美人与月正同色,客子折梅空断魂。
宝马暗尘思辇路,钓船孤火梦江村。
古来漫道新知乐,此意何由可共论。
这首诗描绘了宋代上元节(元宵节)繁华热闹的景象。首句“鼓吹连天沸五门”生动展现了节日音乐声浪滔滔,鼓乐喧天,弥漫在城门内外,气氛热烈。"灯山万炬动黄昏"则形象地刻画出灯火辉煌的场景,如同山峦般壮观,照亮了黄昏时分的夜空。
接下来,“美人与月正同色”运用比喻,将美女的肤色与皎洁的月光相提并论,暗示了节日夜晚的浪漫氛围。然而,“客子折梅空断魂”又透露出诗人作为游子的孤独感,他独自欣赏着美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
“宝马暗尘思辇路”描绘了贵族们乘坐华丽马车穿梭于尘土中的画面,暗含对往昔荣华的怀念。“钓船孤火梦江村”则转而描绘了一个宁静的江村景象,诗人想象自己在梦中乘舟,寄托着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现实的无奈。
最后两句,“古来漫道新知乐,此意何由可共论”,表达了诗人对于传统节日欢乐背后个人情感的深沉感慨,认为即使在热闹的节日里,新知的欢乐也无法填补内心的孤独,这种感受难以与人言说。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上元节的热闹与诗人自身的孤独对比,展现了丰富的内心世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清泉出高源,源高流更长。
君子贵以德,厥裔保其昌。
瞩彼山中人,幽居自徜徉。
搆楼瞰流水,岚蔼郁苍苍。
读书坐北牖,观稼涉南塘。
儒冠导庞俗,农服无华装。
牛羊散垄亩,机杼鸣村庄。
武陵迹遐远,挹秀继其芳。
感兹发长慨,写之咏歌章。
社日病作不饮酒,转眼半月清明来。
可怜我疾犹未愈,何时许我衔酒杯。
去年三月苦逃窜,忍饥白昼眠山隈。
逼暮回归息焦土,老幼号泣相惊猜。
夜半炊饭食不饱,携家清晓登崔嵬。
一月之内凡几迁,父兮弃背成土堆。
号天躄踊无复见,使我心膂痛欲摧。
东逃西遁不可居,山庵寂寞岁晚回。
一年无复看松楸,处处高冢皆蒿莱。
有酒不浇坟上土,何由蝴蝶飞纸灰。
世殊时异犹未已,何时拜扫罗樽罍。
不堪抱疾久不愈,抚掌长叹良可哀。
旦夕苦我眠不得,片云头黑雨相催。
伏枕忍痛成长歌,力疾起读仍徘徊。
一天风雨来何时,使我眼底清尘埃。
山中笋蕨还可采,山中有糯篘新醅。
何时得遂勿药喜,举杯笑饮愁颜开。
《偶成》【元·徐孜】社日病作不饮酒,转眼半月清明来。可怜我疾犹未愈,何时许我衔酒杯。去年三月苦逃窜,忍饥白昼眠山隈。逼暮回归息焦土,老幼号泣相惊猜。夜半炊饭食不饱,携家清晓登崔嵬。一月之内凡几迁,父兮弃背成土堆。号天躄踊无复见,使我心膂痛欲摧。东逃西遁不可居,山庵寂寞岁晚回。一年无复看松楸,处处高冢皆蒿莱。有酒不浇坟上土,何由蝴蝶飞纸灰。世殊时异犹未已,何时拜扫罗樽罍。不堪抱疾久不愈,抚掌长叹良可哀。旦夕苦我眠不得,片云头黑雨相催。伏枕忍痛成长歌,力疾起读仍徘徊。一天风雨来何时,使我眼底清尘埃。山中笋蕨还可采,山中有糯篘新醅。何时得遂勿药喜,举杯笑饮愁颜开。
https://shici.929r.com/shici/KhWYNJi.html
蔌蔌池上雨,离离雨中萍。
方聚若浮云,忽散如流星。
永怀平生友,雨翳山冥冥。
今我双履迹,何由至其庭。
旧梦四十年,松间两囊萤。
相从岂无时,念此秋鬓零。
向来苍松色,鬓毛与之青。
我鬓已如兹,松下应有苓。
岁晚携长镵,一啖三千龄。
迂言以自慰,勿遣傍人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