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陆子履示秦篆宝》
《陆子履示秦篆宝》全文
宋 / 梅尧臣   形式: 古风  押[漾]韵

秦既并诸侯,斯乃一度量。

铸宝以永传,万世俾勿丧。

精铜不生花,小篆著丞相。

一没咸阳宫,千秋事更王。

陆君居洛城,客有来渭上。

曰因农人耕,发壤破古藏。

遂获此物还,文完字何壮。

始号为皇帝,立语已超旷。

意将愚黔首,衅起危博浪。

其后同玉玺,不随骊山葬。

今蓄于君家,徒尔资奇尚。

物以用为珍,异时皆似妄。

(0)
拼音版原文全文
shìqínzhuànbǎo
sòng / méiyáochén

qínbìngzhūhóunǎiliáng

zhùbǎoyǒngchuánwànshìsàng

jīngtóngshēnghuāxiǎozhuànzhùchéngxiāng

méixiányánggōngqiānqiūshìgèngwáng

jūnluòchéngyǒuláiwèishàng

yuēyīnnóngréngēngrǎngshícáng

suìhuòháiwénwánzhuàng

shǐhàowèihuángchāokuàng

jiāngqiánshǒuxìnwēilàng

hòutóngsuíshānzàng

jīnjūnjiāěrshàng

yòngwèizhēnshíjiēwàng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梅尧臣的《陆子履示秦篆宝》,通过对秦篆宝的描绘和历史背景的叙述,展现了对古代文明遗迹的敬仰与感慨。诗中首先回顾了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统一文字和度量衡的重要举措,秦篆宝作为这一历史见证被精心铸造,期望永垂不朽。接着,诗人提及宝物在历史长河中的起伏,从秦宫沉埋到被农夫偶然发现,再到流传至陆君之手。

诗人对秦篆宝的赞美集中在它的文字之美,以及秦始皇开创新纪元的宏大志向,然而这些都被博浪沙事件所打断,暗示了历史的无常。秦篆宝虽未随始皇陵一同埋葬,但其命运多舛,如今仅作为收藏品,价值更多在于其奇异的历史意义而非实用。最后,诗人指出物品的价值在于其使用,若仅作观赏,未来可能被视为虚妄。

整首诗通过秦篆宝的故事,寓言般地探讨了历史变迁、文物价值和人生哲理,体现了梅尧臣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

作者介绍
梅尧臣

梅尧臣
朝代:宋   籍贯:宣州宣城(今属安徽)   生辰:1002~1060

梅尧臣(1002年5月31日—1060年5月27日),字圣俞,世称宛陵先生,汉族,宣州宣城(今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区)人。北宋著名现实主义诗人,给事中梅询从子。梅尧臣初以恩荫补桐城主簿,历镇安军节度判官。于皇祐三年(1051年)始得宋仁宗召试,赐同进士出身,为太常博士。以欧阳修荐,为国子监直讲,累迁尚书都官员外郎,故世称“梅直讲”、“梅都官”。嘉祐五年(1060年),梅尧臣去世,年五十九。
猜你喜欢

浣溪沙·其五政和壬辰正月豫章龟潭作,时徐师川、洪驹父、汪彦章携酒来作别

璧月光中玉漏清。小梅疏影水边明。

似梅人醉月西倾。

梅欲黄时朝暮雨,月重圆处短长亭。

旧愁新恨若为情。

(0)

妇叹

记得萧郎登第时,谓言即日凤皇池。

而今老等閒官职,日欠人钱夜欠诗。

(0)

眼儿媚.题九里桥

晴云十丈跨杉溪。偏称夜凉时。

我来正值,一滩月朗,万木霜飞。

谪仙不住人间世,此恨有谁知。

何人画我,倚阑得句,听水忘归。

(0)

衰兰枯荷了秋色,几向寒梢问消息。

溪桥交马断肠时,翠袖佳人日暮归。

玉面亭亭汉宫样,一见风流慰心赏。

寒标孤绝太无情,谁为移春上玉京。

月华凄切霜华白,夜半飘香度帘额。

寄声横笛且休吹,愁杀江南未归客。

(0)

纪时

古今多少好英雄,未必奸邪未必忠。

上党鼎膏流地白,长平坑血溅天红。

三边传檄兵虽息,二榷开场货未通。

更愿年丰富金帛,饱装驼驾为和戎。

(0)

发书与幼弟及坦斋

风烟世事不堪听,勿谓封侯胜白丁。

老眼隔年新旧历,归心连夜短长亭。

一声蜀鸟惊胡蝶,十幅蛮花寄鹡鸰。

更向坦斋夫子道,近来双鬓已星星。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李江 柯九思 王时翔 俞德邻 王绅 区怀年 薛始亨 释宗杲 金武祥 张方平 区怀瑞 丁澎 宋登春 韩邦奇 高濂 郑用锡 何乔新 何中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