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永昭陵挽词三首·其二》
《永昭陵挽词三首·其二》全文
宋 / 欧阳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干戈不用臻无事,朝野多欢乐有年。

便坐看挥飞白笔,侍臣新和柏梁篇。

衣冠忽见藏原庙,箫鼓愁闻向洛川。

寂寞秋风群玉殿,还同恍惚梦钧天。

(0)
翻译
不再需要动用干戈来求太平,朝廷上下充满欢乐,岁月安宁。
只需静观文人挥毫泼墨,近臣们新作柏梁体诗篇。
官员们的服饰冠冕仿佛被供奉在原庙中,哀乐声却指向了洛阳河川。
秋风扫过空荡的群玉殿,只剩凄凉,如同梦境中的钧天宫阙般虚幻。
注释
干戈:兵器,这里指战争。
无事:太平,没有战事。
朝野:朝廷和民间。
欢乐有年:长久的欢乐。
挥飞白笔:挥舞着白色的笔,指写作或创作。
侍臣:宫廷近臣。
柏梁篇:古代宫廷诗体,如汉代柏梁台诗会所作。
衣冠:古代官员的服饰,象征权力。
原庙:古代祭祀祖先的场所,此处可能指皇家宗庙。
箫鼓:乐器,常用于祭祀或庆典。
洛川: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指洛阳,与前文的‘朝野’呼应。
寂寞秋风:形容环境冷清,秋风萧瑟。
群玉殿:宫殿名,可能指皇家宫殿。
恍惚梦钧天:形容梦境模糊不清,如仙境般的钧天宫(神话中的天宫)。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欧阳修所作的《永昭陵挽词三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太平盛世的向往和对历史变迁的感慨。首句“干戈不用臻无事”描绘了一幅和平景象,希望不再需要战争来实现安宁;“朝野多欢乐有年”则强调了国家上下共享和平与繁荣的喜悦。

诗人接着通过“便坐看挥飞白笔”这一细节,想象自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可以轻松地挥毫泼墨,如同侍臣参与柏梁篇的和诗,寓含了对文治武功的赞美和对文化活动的热爱。

“衣冠忽见藏原庙”暗示了对先贤的追思,可能指的是皇帝或重要人物的陵墓;“箫鼓愁闻向洛川”则借乐器声表达哀思,洛川可能指皇陵所在之地,流露出淡淡的哀愁。

最后两句“寂寞秋风群玉殿,还同恍惚梦钧天”,以秋风扫过空荡的宫殿,象征着曾经繁华的景象已成过往,只剩下恍惚如梦的记忆,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展现了欧阳修对于理想社会和历史沧桑的独特见解。

作者介绍
欧阳修

欧阳修
朝代:宋   字:永叔   号:醉翁   籍贯:吉州永丰(今江西省永丰县)   生辰:1007-1072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猜你喜欢

拟古·其十九

道逢故乡客,遗我鲛人绡。

万里赠文绮,故心终不遥。

冰蚕剧火鼠,九夏风飙飙。

值此苦寒月,裼裘扬鼲貂。

物珍时不遇,感激奏长谣。

(0)

趁市八首·其一

贾舶鱼航雪里来,冷烟残店竹檐开。

难逢公子重迎亥,欲访吴门旧姓梅。

兕酒已闻狂士哭,犊裙翻见美人哀。

逋臣漫向鱼盐逐,一曲长歌日暮回。

(0)

子夜歌·其一

塘上生青蒲,蒲青鱼哈唼。

莫将水中凫,弃作坭上鸭。

(0)

志别

明月登舟两地分,骊歌初唱那堪闻。

湖山夜话人千里,愁向江头望白云。

(0)

韶州旅舍书壁·其二

如何旅梦太模糊,半逐乡关半入都。

尽日江船向南去,相思还寄寸缄无。

(0)

南雄道中逢霍阶生

病后无颜色,秋深有远行。

渐于乡土隔,翻遣故人惊。

归思珠江道,前途白下城。

岭梅殊未发,诒赠若为情。

(0)
诗词分类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诗人
李清照 郑思肖 庾信 温庭筠 毛奇龄 汪广洋 孟浩然 陶益 赵佶 王昌龄 张栻 郑刚中 陈谟 戴良 张羽 王建 蔡襄 唐顺之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