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上刘和州·其一》
《上刘和州·其一》全文
宋 / 刘过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戟外梅花角有声,使君心与月华明。

郡当采石今冲要,船在乌江罢战争。

酒贱人家歌裤饮,地宽客子带刀耕。

太平官府无公事,见说香凝燕寝兵。

(0)
注释
戟:古代兵器,长杆上装有金属枪头。
梅:冬季开花的树,象征坚韧和高洁。
月华:月光。
冲要:军事上的重要位置。
乌江:长江支流,历史上楚汉相争之地。
罢战争:结束战争。
贱:便宜,低廉。
歌裤饮:唱歌助兴,借指饮酒。
带刀耕:边携带武器边耕作。
太平官府:太平时期的地方官署。
香凝:香气凝聚。
燕寝:古代帝王或贵族的休息场所。
翻译
门外梅花枝头传来声响,使君的心境如皎洁月光般明亮。
此郡地处采石矶,如今是军事要冲,船只停泊在乌江,战争已成过往。
酒价低廉,百姓以歌唱助兴,游子在此地广阔之地,带着刀剑耕田。
在太平盛世的官署中没有公事可办,听说只有燕寝中的香气,才让人想起过去的战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隐逸田园的生活状态。开篇“戟外梅花角有声”以鲜明的意象展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美好,梅花在夜晚轻轻摇曳,发出细微的声音,这声音似乎也清洗了人的心灵,使之变得像月光一样明净。

接着,“使君心与月华明”进一步强调了这种纯洁和宁静,仿佛诗人希望读者的心灵也能像夜空中的月亮一样澄明。下片“郡当采石今冲要,船在乌江罢战争”则描绘了一种远离战乱的场景,诗人身处的郡县正在进行某种建设(采石),而船只停靠在乌江,战争似乎已经结束。

在这样的背景下,“酒贱人家歌裤饮,地宽客子带刀耕”展现了一个和平安定的生活图景。酒很便宜,人们可以穿着简单的衣物欢聚饮酒;而外来者(客子)也能在宽阔的土地上耕作,并且身佩长刀,这或许是为了防身,但更多的是一种自由自在的象征。

最后,“太平官府无公事,见说香凝燕寝兵”则表达了对和平时期官府清净无为的赞美。诗人听闻官府中没有繁琐的公务,只有悠闲的生活,甚至连曾经驻扎在燕寝的士兵也只剩下香气浓郁的余温,这里“香凝”可能暗示了一种历史的沉淀和平和的氛围。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自然美景与人间太平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远离尘嚣、享受简朴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和平年代的赞美之情。

作者介绍
刘过

刘过
朝代:宋   字:改之   号:龙洲道人   籍贯: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   生辰:1154~1206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
猜你喜欢

寄钟子常文学·其一

紫髯才俊总超群,笔底春生五色云。

千里相思共良夜,东龛岩畔月纷纷。

(0)

寄县丞魏尚质·其二

溪上青山城上楼,相思云树意悠悠。

西风雁叫江湖远,明月芦花千里秋。

(0)

佛指峡阻风

佛指喜名峡,客心惊阻风。

江山应有待,天地更能容。

民俗思遗爱,臣心秉至公。

老年频念阙,矫首五云东。

(0)

洪武庚辰八月一日为抚安人民至衣锦乡访安湖书院拜先圣殿谒先贤祠栋宇倾挠廊庑荒茀顾瞻感叹念欲兴修兹焉经始以俟毕工历初十日夜坐挈矩堂新月满庭谩尔兴怀成五言近体十首时儒生钟民敬亦次余韵以纪一时之清兴也·其六

昨日又今日,千山复万山。

道途常畏险,身世每思閒。

有役吟情涩,无忧酒量宽。

一官聊自慰,未必误儒冠。

(0)

题邵思谊小景次韵

山含湿翠雨新沐,山下茅茨绕松竹。

断矶波萦皱縠纹,喷石飞泉响琼玉。

长安几度九鼎迁,桃源风景犹依然。

按图卜居傥可得,吾将归隐抛尘缘。

(0)

洪武辛巳闰三月初九之吉陪同守郭公游灵山徘徊历览山水之胜可娱心目承命赋诗谩成古体一首录藁奉呈惟冀采览

峨峨空同山,巨镇峙江右。

岌嶪凌穹苍,磅礴踞坤垕。

灵山在平川,突起峰峦秀。

何年构禅宫,金碧绚晴昼。

深渊每潜龙,空岩疑伏兽。

铁石嘘凉云,珠泉泻寒溜。

连林竹影移,满道松阴覆。

涧流响琴筑,岫势列笾豆。

木客听讲经,山鬼伏施咒。

万景自森罗,百灵谁领袖。

今逢三月春,草木正芳茂。

奉陪贤别驾,幸尾车尘后。

游览谩徘徊,唫哦应逗遛。

小酌酒味醇,初煮茶香透。

我侯德政传,十邑期借寇。

何当拜丹墀,鸿胪为敷奏。

(0)
诗词分类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诗人
陈宏谋 阿桂 金章宗 赵岐 蔡蒙吉 孙浩然 陈宗礼 孟珙 方孝标 仲长统 胡煦 叶李 郑常 陈翥 沈荃 苏小小 杜淹 仇靖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