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看柳上鹊诗》
《看柳上鹊诗》全文
南北朝 / 魏收   形式: 古风

背岁心能识,登春巢自成。

立枯随雨霁,依枝须月明。

疑是凋笼出,当由抵玉惊。

间关拂条软,回复振毛轻。

何独离娄意,傍人但未听。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春天里,一只喜鹊在柳树上筑巢、活动的情景,充满了生机与和谐。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喜鹊与季节、自然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

首句“背岁心能识”,暗示着喜鹊对时间的感知,它能够预知季节的变化,体现了动物与自然界的微妙联系。接着,“登春巢自成”描述了喜鹊在春天到来时,开始筑巢的过程,展现出其本能与适应能力。

“立枯随雨霁,依枝须月明”两句,通过雨后天晴和月光下的景象,进一步描绘了喜鹊的生活环境,强调了自然环境对它的影响。雨后的清新与月光的柔和,为喜鹊提供了适宜的筑巢与活动条件。

“疑是凋笼出,当由抵玉惊”则通过比喻,表达了喜鹊对周围环境的敏感与警惕,即使是在看似平静的环境中,也保持着高度的警觉性。

“间关拂条软,回复振毛轻”描绘了喜鹊在柳树枝条间跳跃、梳理羽毛的动作,动作轻盈而优雅,体现了其生活的自在与惬意。

最后,“何独离娄意,傍人但未听”一句,以离娄(古代传说中的视力极佳之人)的视角,表达了对喜鹊行为的不解与好奇,同时也暗示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认知有限,无法完全理解动物世界的全部奥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喜鹊在春季生活状态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生命与季节、环境之间和谐共生的美好画面,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现象与生物行为的哲思。

作者介绍
魏收

魏收
朝代:南北朝   籍贯: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   生辰:507年—572年

魏收(507年—572年)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州)人,南北朝时期史学家、文学家。北魏骠骑大将军魏子建之子。与温子升、邢邵并称“北地三才子”。魏收历仕北魏、东魏、北齐三朝。天保二年(551年),他正式受命撰魏史,魏收与房延祐、辛元植、刁柔、裴昂之、高孝干等“博总斟酌”,撰成《魏书》一百三十篇,记载了鲜卑拓跋部早期至公元550年东魏被北齐取代这一阶段的历史。书成之后,众口喧嚷,指为“秽史”,魏收三易其稿,方成定本。后官至尚书右仆射,天保八年(557年)迁太子少傅。武平三年(572年)去世,朝
猜你喜欢

三月晦日同匡云上人作送春诗四首·其一

幽轩坐叹春归去,杜宇声声又暗催。

红雨漫随今日歇,青皇应待隔年回。

绮罗触热新裁葛,帘幕迎薰好上台。

静对高僧谈浩劫,不知节序几轮回。

(0)

和李烟客对雪见怀之作

雪洒南天景物新,家家惊犬呔同云。

风前飞絮传佳句,梦里移舟正忆君。

木榻冷侵高士卧,帛书寒阻断鸿群。

阴飙杀气来何急,闻道辽阳损汉军。

(0)

秋兴十首·其二

牛散荒陂犬应门,清砧不动静孤村。

老农去去收秋稼,野客行行锁竹轩。

市远何妨鲑是菜,家贫休厌瓦为盆。

招邀且就田间饮,禾黍登场已满原。

(0)

灵谷寺看梅五首·其一

灵谷东风放早梅,寻芳词客共徘徊。

只疑白鹤随飞锡,忽见天花满法台。

疏影离离笼淡日,清香片片洒流杯。

扬州西望江如带,东阁逢春几度开。

(0)

题大笑出门卷送李烟客三首·其二

俱是低眉者,谁为大笑人。

才名同入洛,傲骨耻干秦。

川陆征途远,湖山引兴新。

片言堪赠璧,行矣岂长贫。

(0)

四老吟和周贵谔四首·其二老僧

庞眉耳到颐,剃发雪霏霏。

面壁不知岁,栽松大几围。

谈空三世事,传法六朝衣。

振锡南天遍,西方只履归。

(0)
诗词分类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诗人
郭之奇 袁宏道 李纲 刘敞 孙承恩 何景明 薛瑄 黄衷 邵雍 李东阳 戴亨 湛若水 区大相 王恭 张弼 郑孝胥 辛弃疾 欧阳修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