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色尽零落,杜鹃花自娇。
枝低皆日向,力弱易风摇。
碧血为谁化,丹心殊未消。
我来瞻遗墓,即此想英标。
春色尽零落,杜鹃花自娇。
枝低皆日向,力弱易风摇。
碧血为谁化,丹心殊未消。
我来瞻遗墓,即此想英标。
这首诗由清代诗人姚燮所作,名为《五人墓傍见杜鹃花》,通过描绘杜鹃花在墓旁绽放的情景,寄托了对历史人物的缅怀与敬仰之情。
首句“春色尽零落”,描绘了春天的景色逐渐凋零,暗示着时光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接着,“杜鹃花自娇”一句,以杜鹃花的美丽自赏,反衬出其生长环境的特殊,以及它不畏艰难、独自绽放的坚韧精神。
“枝低皆日向,力弱易风摇”两句,通过杜鹃花的姿态和生命力的描述,展现了它在逆境中依然挺立的姿态,象征着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要保持坚强不屈的精神。
“碧血为谁化,丹心殊未消”则是对历史人物的追忆,将杜鹃花比作英雄的鲜血和赤诚之心,表达了对英勇牺牲之人的怀念和敬仰,同时也寓意着他们的精神永存,不会随时间而消逝。
最后,“我来瞻遗墓,即此想英标”点明了诗人亲自来到墓前,通过眼前的杜鹃花,仿佛看到了那些英雄人物的英姿,表达了对历史英雄的深深敬意和对美好品质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杜鹃花这一自然界的形象,巧妙地融入了对历史人物的颂扬和对高尚品质的追求,既富有诗意,又蕴含深意,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独特的艺术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