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行身不孤,心孤犹独行。
每当众欢乐,我益烦愁生。
沙飙荡天半,地上虚寒横。
掩书坐窗牖,灯火如萤青。
浮生有兹遇,何啻投荒冥?
彼还不我谅,喋喋催早行。
群行身不孤,心孤犹独行。
每当众欢乐,我益烦愁生。
沙飙荡天半,地上虚寒横。
掩书坐窗牖,灯火如萤青。
浮生有兹遇,何啻投荒冥?
彼还不我谅,喋喋催早行。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内心孤独与外界欢乐形成鲜明对比的情境。首句“群行身不孤,心孤犹独行”表明诗人虽在人群中,但内心深处感到孤独,如同独自前行。接着“每当众欢乐,我益烦愁生”,进一步强调了这种孤独感在他人欢愉时愈发强烈,引发了内心的愁绪。
“沙飙荡天半,地上虚寒横”两句运用自然景象来比喻内心的空虚和寒冷,沙风在空中翻滚,地面似乎也弥漫着一种无形的寒意,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凄凉。
“掩书坐窗牖,灯火如萤青”描绘了诗人夜晚独自阅读的场景,窗外灯火微弱,犹如萤火虫般闪烁,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忧伤的氛围,进一步凸显了诗人的孤独与寂寞。
最后,“浮生有兹遇,何啻投荒冥?”表达了对生命中偶然遭遇孤独的感慨,仿佛是在荒野中迷失,不知所措。“彼还不我谅,喋喋催早行”则流露出对无人理解自己孤独感受的无奈与急切,希望早日摆脱这种孤独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面对社会群体中的孤独感,以及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探索和表达,具有较强的情感共鸣力和艺术感染力。
廿五廿六皆微雨,片时飘洒随散风。
露立蒿目继以叹,北望徒羡云势浓。
今朝提督奏章至,两日尺泽欣优逢。
高田可种低可长,岩关顿尔解蕴隆。
旋顾闾左仍涤涤,咄嗟惭惕频书空。
或见愁剧强来慰,古北宁非畿辅中。
气机作矣将渐至,何须过甚增忧忡。
吁哉此吾岂不晓,寰宇吾身抱瘝痌。
万民乐只犹未惬,匹夫失所责在躬。
自信廿四年如一,尚然水旱常遭凶。
设稍满假忽民瘼,民困谁救真途穷。
山陜甘凉眄佳信,江浙川楚休言丰。
讵以稔远而慰近,近灾乃廑远莫忘。
不知后乐何滋味,惟有先忧无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