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个閒人肯住山,青山半老利名关。
城隅遂垞深深地,恰可乘间一买閒。
若个閒人肯住山,青山半老利名关。
城隅遂垞深深地,恰可乘间一买閒。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寻求心灵宁静的闲人,对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生活充满向往。首句“若个閒人肯住山”,以疑问的语气表达了对真正愿意隐居山林之人的渴望与敬佩,暗示了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宁静生活的追求与现实之间的矛盾。
接着,“青山半老利名关”一句,形象地描绘了山中岁月的悠长与外界功名利禄的束缚,暗含着对世俗诱惑的反思和对内心自由的向往。这里“青山半老”既指山川自然的永恒与不老,也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有限性,而“利名关”则直指人类社会中追求财富与地位的枷锁。
“城隅遂垞深深地,恰可乘间一买閒。”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对城市与山林两种生活方式的对比思考。城隅的深宅大院虽远离尘嚣,但同时也被世俗的规则和压力所包围,难以真正获得内心的宁静。相比之下,山中的生活虽然简朴,却能提供一个远离世俗纷扰的空间,让心灵得以自由呼吸,寻找真正的闲适与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比城市与山林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内心自由和平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现实生活中种种束缚的反思。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理想生活状态的深刻思考和独特见解。
鹭鸶鹭鸶何遽飞,鸦惊雀噪难久依。
清江见底草堂在,一点白光终不归。
吴宫夜长宫漏款,帘幕四垂灯燄煖。
西施自舞王自管,雪纻翻翻鹤翎散。
促节牵繁舞腰懒,舞腰懒,王罢饮。
盖覆西施凤花锦,身作匡床臂为枕。
朝佩枞玉王晏寝,寝醒阍报门无事。
子胥死后言为讳,近王之臣论王意。
共笑越王穷惴惴,夜夜抱冰寒不睡。
忆昔分襟童子郎,白头抛掷又他乡。
三千里外巴南恨,二十年前城里狂。
宁氏舅甥俱寂寞,荀家兄弟半沦亡。
泪因生别兼怀旧,回首江山欲万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