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宫夜长宫漏款,帘幕四垂灯燄煖。
西施自舞王自管,雪纻翻翻鹤翎散。
促节牵繁舞腰懒,舞腰懒,王罢饮。
盖覆西施凤花锦,身作匡床臂为枕。
朝佩枞玉王晏寝,寝醒阍报门无事。
子胥死后言为讳,近王之臣论王意。
共笑越王穷惴惴,夜夜抱冰寒不睡。
吴宫夜长宫漏款,帘幕四垂灯燄煖。
西施自舞王自管,雪纻翻翻鹤翎散。
促节牵繁舞腰懒,舞腰懒,王罢饮。
盖覆西施凤花锦,身作匡床臂为枕。
朝佩枞玉王晏寝,寝醒阍报门无事。
子胥死后言为讳,近王之臣论王意。
共笑越王穷惴惴,夜夜抱冰寒不睡。
此诗描绘了一个深宫夜宴的场景,通过对细节的精细描写,展现出一种奢华而又孤寂的氛围。开篇“吴宫夜长宫漏款,帘幕四垂灯燄煖”两句,设定了一个幽深、静谧的夜晚,宫中的水钟声声,帘幕低垂,灯光温暖,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有些许寂寞的感觉。
“西施自舞王自管,雪纻翻翻鹤翎散”两句,则描绘了西施在夜宴中自舞的情景。西施,以其绝世美貌著称于史,而这里的自舞,更显得孤独与哀愁。舞裙飘扬,如雪般纷飞,这不仅是对美的描绘,也是对孤寂的写照。
“促节牵繁舞腰懒,舞腰懒,王罢饮”两句,节奏加快,舞蹈变得更加繁复,但却透露出一种疲惫与无奈。王者也只是在宴席间寻求一时的欢愉。
“盖覆西施凤花锦,身作匡床臂为枕”两句,则转入到了宴会之后的私密空间。华丽的锦被,精致的睡姿,都透露出一种奢侈与放纵,但也难掩孤寂。
“朝佩枞玉王晏寝,寝醒阍报门无事”两句,转向了清晨之后的情景。王者戴着华丽的玉饰安然入睡,醒来后,却是冷清的宫殿与无关紧要的报告,这种反差,更凸显出夜宴背后的空虚。
“子胥死后言为讳,近王之臣论王意”两句,则引出了历史上的一段往事。子胥,春秋时期吴国的大夫,其忠言不被采纳,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这里提及子胥,是在用古代的事例来比喻当下,暗示着对现实的某种批判与反思。
“共笑越王穷惴惴,夜夜抱冰寒不睡”两句,则是对历史人物越王的描写。越王,在历史上以其勤政著称,而这里却用“穷惴惴”来形容他的心境,他甚至在夜晚抱着冰块无法入睡,这种刻画,不仅是对越王个性的描绘,也反映出一种时代的悲哀与压力。
整首诗通过对宫廷生活的细腻描写,展示了一个表面上华丽而实则孤独与空虚的世界。诗人运用历史典故与个人情感的交织,深刻地揭示了权力与孤寂的关系,以及个体在巨大历史背景下的渺小无力。这不仅是一首描绘夜宴场景的诗,更是对人性、权力以及历史的深刻反思。
泛杭川,临尘水。
几日共游戏。
歌笑开怀,酒醒又还醉。
奈何一但分携,连宵风雨,剪不断、客愁千里。
水云际。
遥望一片飞鸿,苦是失群地。
满眼春风,管甚闲桃李。
此行归老家山,相逢难又,但一味、相思而已。
莺啼啼不尽,任燕语、语难通。
这一点间愁,十年不断,恼乱春风。
重来故人不见,但依然、杨柳小楼东。
记得同题粉壁,而今壁破无踪。
兰皋新涨绿溶溶。
流恨落花红。
念着破春衫,当时送别,灯下裁缝。
相思谩然自苦,算云烟、过眼总成空。
落日楚天无际,凭栏目送飞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