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间总利名,此地此心清。
雨架笔多润,风棂琴自声。
虚堂回古味,逆境见真情。
脱帽寻蕲簟,酣眠小太平。
人间总利名,此地此心清。
雨架笔多润,风棂琴自声。
虚堂回古味,逆境见真情。
脱帽寻蕲簟,酣眠小太平。
这首诗名为《偶成》,出自宋代女词人叶茵之手。叶茵在诗歌创作上颇有建树,其作品多蕴含对生活的细腻观察和深情表达。
"人间总利名,此地此心清。"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名利的超然态度,以及对内心清净状态的追求。在喧嚣的人间中,诗人保持了一份超脱和自我,只有在这个地方,她的心灵才能获得真正的宁静。
"雨架笔多润,风棂琴自声。"
这里描绘了一个安静而富有诗意的场景:细雨如织,滋润着书案上的笔墨;微风轻拂,似乎在琴弦上奏出自然的旋律。这两句通过对自然环境的刻画,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谧与和谐。
"虚堂回古味,逆境见真情。"
“虚堂”暗示了一种空旷、寂寞的居所,而“回古味”则是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在逆境中,诗人看到了真挚的情感,这里不仅指朋友间的情谊,也可能暗含着对往昔岁月的深情留恋。
"脱帽寻蕲簟,酣眠小太平。"
最后两句描写了诗人一种放松自我的生活态度。“脱帽”意味着摆脱世俗的束缚,“寻蕲簟”则是指寻找古代贤者隐居山林的情趣;“酣眠”表达了一种醉酒后的安睡,而“小太平”则是一种内心的小确幸。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个人情感的真挚抒发,展现了叶茵在乱世中的超脱与自守,以及她对于生活美好的一份独特领悟。
伤哉道学不容时,力抵先生蹈至危。
槐棘佥谋虽日伪,草茅公论实难欺。
苍梧千里地虽远,白首一心天自知。
借问西山近何似,白云长护紫阳碑。
画楼红湿斜阳,素妆褪出山眉翠。
街声暮起,尘侵灯户,月来舞地。
宫柳招莺,水荭飘雁,隔年春意。
黯梨云,散作人间好梦,琼箫在、锦屏底。
乐事轻随流水。暗兰消、作花心计。
情丝万轴,因春织就,愁罗恨绮。
昵枕迷香,占帘看夜,旧游经醉。
任孤山、剩雪残梅,渐懒跨、东风骑。
汝南如一器,百千聚飞蚊。
终然鼓狂闹,啾啾竟谁闻。
议郎盛德后,清修继先芬。
未试霹雳手,低回从此君。
学官冷于水,齑盐度朝曛。
间蒙相煖热,破忧发孤欣。
君今又复去,冀北遂空群。
岂无一樽酒,谁与通殷勤。
大梁多豪英,故人满青云。
为谢黄叔度,鬓毛今白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