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题尹铨部兰陔别业·其二》
《题尹铨部兰陔别业·其二》全文
明 / 屈大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夜半罗浮日,高高上泬寥。

光含沧海气,声振大江潮。

帘捲诸峰入,楼开百谷朝。

虎门看咫尺,帆影满青霄。

(0)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夜晚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象。诗人以“夜半罗浮日,高高上泬寥”起笔,将读者带入一个超凡脱俗的境界。罗浮,山名,此处借指高处,而“泬寥”则形容天空的辽阔与宁静,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氛围。

接着,“光含沧海气,声振大江潮”两句,通过“光”和“声”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与生机。光,不仅指月光或星光,也暗含了天地间万物所散发的光辉;“沧海气”和“大江潮”则分别代表了海洋的浩瀚与江流的奔腾,两者相映成趣,赋予画面以动态感和生命力。

“帘捲诸峰入,楼开百谷朝”进一步展示了诗人所在之地的地理特征。帘卷,暗示了空间的开阔与视野的无垠;诸峰入帘,形象地描绘了群山仿佛融入了眼前的景象,而“楼开百谷朝”则可能是指楼宇面向众多山谷,迎接朝霞的情景,体现了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存。

最后,“虎门看咫尺,帆影满青霄”两句,将视角拉回至近处,虎门作为观景点,虽在咫尺之间,却能望见远处帆影点点,满布于青天之上。这一细节不仅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还蕴含着对远方世界的遐想与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独特审美,同时也表达了对自由、广阔世界的向往之情。

作者介绍
屈大均

屈大均
朝代:明   字:翁山、介子   号:莱圃   籍贯:广东番禺   生辰:1630—1696

屈大均(1630—1696),初名邵龙,又名邵隆,号非池,字骚余,又字翁山、介子,号菜圃,汉族,广东番禺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诗人,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有“广东徐霞客”的美称。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避祸为僧,中年仍改儒服。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猜你喜欢

采莲曲·其一

朝露湿妾衣,暮霞耀妾瞩。

一叶小如瓜,去住无拘束。

兀棹歌采菱,袭袭薰风足。

芦叶映港清,捉对鸳鸯浴。

莲中有苦心,欲折手还曲。

折莲恐伤藕,藕断丝难续。

(0)

遗僧楮衾

练从秋水桂华乡,雅称分供衲子床。

一段温和云共软,十分明洁月争光。

吟魂有梦圆春草,禅骨无因怯晓霜。

金帐绣衾皆业境,此中清趣最深长。

(0)

送叶靖逸之维扬

竹西亭下路,二十四桥迂。

有志风寒地,携家雨雪途。

杯酣看玉蕊,橐重载湖珠。

写就乌丝句,无妨寄雁奴。

(0)

荐痴绝禅师

痴绝有庵不肯住,弄月挑云径山去。

地水火风分裂时,亲书赠予黄葛布。

蜕封读罢咽无语,会得龙须能避暑。

岂知玉骨本清凉,书则珍藏布不取。

源老忽踏幽深路,道在隔山遥望处。

巨帙已载烂葛藤,何堪又送閒家具。

开眼一看笑呵呵,犹有这个可奈何。

来而不往非世法,聊效芹忱愧不多。

两角茶,十袋面,宝瓶飞钱五十万。

虔心献此一瓣香,奉为禅师作清荐。

且问先师来不来,玉山庵顶白云开。

更烦大众打圆相,拨取青莲火里灰。

(0)

虞美人

帐下悲歌势已孤,美人忠愤慨捐躯。

山河莫道全归汉,墓草青青尚姓虞。

(0)

颜杲卿

一曲霓裳失太平,渔阳鼙鼓暗风尘。

君王只识杨丞相,不识平原老守臣。

(0)
诗词分类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诗人
杨芳灿 赵鼎臣 李吕 杨起元 毕仲游 张嗣纲 释元肇 孙绪 洪刍 陈霆 郑文康 郭翼 郭奎 卫宗武 夏良胜 俞士彪 廖大圭 吴景奎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