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似明月,我道胜明月。
明月非不明,一年十二缺。
岂如玉匣里,如水常澄澈。
月破天闇时,圆明独不歇。
我惭貌丑老,绕鬓斑斑雪。
不如赠少年,回照青丝发。
因君千里去,持此将为别。
人言似明月,我道胜明月。
明月非不明,一年十二缺。
岂如玉匣里,如水常澄澈。
月破天闇时,圆明独不歇。
我惭貌丑老,绕鬓斑斑雪。
不如赠少年,回照青丝发。
因君千里去,持此将为别。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赠别》。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美好祝愿的诗篇。
开头两句“人言似明月,我道胜明月”展现了诗人自信其内心之光明能够超越外界的赞誉,彰显出诗人坚定的自我认知和精神世界的清澈。接着,“明月非不明,一年十二缺”则描绘了月亮虽然每个月都有缺损,但这并不妨碍它的光辉,暗喻人的成长过程中难免有起伏,但终究能够展现其真挚之美。
“岂如玉匣里,如水常澄澈”将内心比作珍贵的玉匣和清澈的流水,表达了诗人对纯净本性的追求和赞赏。紧接着,“月破天闇时,圆明独不歇”则是对月亮在夜空中突然绽放之美的描写,同时也象征着内心光芒在黑暗中突破,始终如一地照耀。
“我惭貌丑老,绕鬓斑斑雪”表现了诗人对于自己年华已逝、容颜衰老的自嘲,但这种自嘲并未掩盖其内心之美。以下,“不如赠少年,回照青丝发”则是对青春和生命活力的一种向往,希望能将这份光芒赠予年轻人,以此来维持青春的美好。
最后,“因君千里去,持此将为别”表达了诗人在朋友即将远行时,将自己内心之镜(象征着诗人的真挚与智慧)作为礼物赠送给对方,希望这份精神财富能够成为彼此间的永恒纪念。
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友情、生命和精神追求深刻的情感,以及他对于青春美好和内心光芒的珍视。通过镜子的比喻,白居易传递了一种超越物质、直达灵魂深处的沟通方式,使这首诗成为表达人与人之间情感交流的一件精致艺术品。
老儒闭门元向白,牢邪石邪五鹿客。
寄生入盆为窭数,衰盛人閒如反手。
君才磊落天下奇,四海贤俊谁不知。
五年见子铜驼陌,澹沲东风吹鬓丝。
朝为《石鼓诗》,暮奏鹿呜雅。
先生且卧鸿都下,绛帐谭经澹潇洒。
嗟我水车旱资舟,嗟君反衣孤白裘。
三月春心寄鸣雁,南来飞过岳阳楼。
凤凰山下,恨声声玉漏、今宵易歇。三叠阳关歌未竞,哑哑栖鸟催别。含怨吞声,两行清泪,渍透千重铁。重来休问,尊前已是愁绝。
还忆浴罢描眉,梦回携手,踏碎花间月。漫道胸前怀豆蔻,今日总成虚设。桃叶津头,莫愁湖畔,远树云烟叠。寒灯旅邸,荧荧与谁闲说?
盛世天所助,生此王佐才。
道德著明效,国本益以培。
四海永宁谧,岂曰资涓埃。
向来诸国老,论功乃其魁。
从容万机暇,师保日讲陪。
宇宙百年内,礼乐何盛哉。
台雁本邻壤,草木同昭回。
闻风起叹慕,谁甘卧蒿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