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寒色下林于,独上山楼倦眼舒。
戍垒高秋动笳鼓,故园经岁忆樵渔。
偶逢乡老倾三雅,安得残僧偈六如。
板荡中原浑未省,可容浮海霸扶馀。
风吹寒色下林于,独上山楼倦眼舒。
戍垒高秋动笳鼓,故园经岁忆樵渔。
偶逢乡老倾三雅,安得残僧偈六如。
板荡中原浑未省,可容浮海霸扶馀。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九月九日登君山时的所见所感,情感深沉,意境深远。
首联“风吹寒色下林于,独上山楼倦眼舒”,以风带寒,渲染出一种凄冷的氛围,诗人独自登上山楼,疲惫的眼眸在这一刻得到了舒缓,透露出一丝孤独与释然。
颔联“戍垒高秋动笳鼓,故园经岁忆樵渔”,描述了边塞的景象和对故乡的思念。高秋时节,边防的营垒中响起笳鼓之声,勾起了诗人对遥远故乡的回忆,对农夫渔人的生活充满怀念。
颈联“偶逢乡老倾三雅,安得残僧偈六如”,写诗人偶遇乡间老人,共赏雅趣,心中又想寻找一位残破寺庙中的僧人,吟诵六如偈语,表达了对传统文化和精神寄托的追求。
尾联“板荡中原浑未省,可容浮海霸扶馀”,诗人感叹中原大地动荡不安,不知何时才能安定,同时表达了对于远离家乡、漂泊海外者的同情与理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登高望远的场景,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对传统文化的向往以及对国家命运的忧虑,情感丰富,意蕴深刻。
昔时南浦别,鹤怨宝琴弦。
今日东方至,鸾销珠镜前。
水流衔砌咽,月影向窗悬。
妆匣悽馀粉,熏炉灭旧烟。
晚庭摧玉树,寒帐委金莲。
佳人不再得,云日几千年。
君不见左辅白沙如白水,缭以周墙百馀里。
龙媒昔是渥洼生,汗血今称献于此。
苑中騋牝三千匹,丰草青青寒不死。
食之豪健西域无,每岁攻驹冠边鄙。
王有虎臣司苑门,入门天厩皆云屯。
骕骦一骨独当御,春秋二时归至尊。
至尊内外马盈亿,伏枥在坰空大存。
逸群绝足信殊杰,倜傥权奇难具论。
累累堆阜藏奔突,往往坡陀纵超越。
角壮翻同麋鹿游,浮身簸荡鼋鼍窟。
泉出巨鱼长比人,丹砂作尾黄金鳞。
岂知异物同精气,虽未成龙亦有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