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舆旦下绿云衢,綵殿晴临碧涧隅。
溪水泠泠杂行漏,山烟片片绕香炉。
仙人六膳调神鼎,玉女三浆捧帝壶。
自惜汾阳纡道驾,无如太室览真图。
金舆旦下绿云衢,綵殿晴临碧涧隅。
溪水泠泠杂行漏,山烟片片绕香炉。
仙人六膳调神鼎,玉女三浆捧帝壶。
自惜汾阳纡道驾,无如太室览真图。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仙界的盛宴,通过精致的笔触展现了超凡脱俗的景象和神秘的氛围。金舆在晨光下缓缓行进于绿云间,我们可以想象到一种非凡的仪式感和庄严的气氛。綵殿临水,碧涧隅折,溪水潺潺,山烟缭绕,是一幅动人心魄的山水画卷。
诗中的“仙人六膳调神鼎”、“玉女三浆捧帝壶”,则是对宴会中仙界烹饪和敬酒仪式的描写,透露出一种神仙生活的超脱与美好。这里的“六膳”可能指的是不同种类的菜肴,而“三浆”则暗示了酒水的珍贵和纯净。
最后两句“我自惜汾阳纡道驾,无如太室览真图”,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仙界美景的向往之情,以及无法亲临其境的遗憾。这里“汾阳”、“太室”都是地理名词,通常与嵩山有关,这里的提及增添了一种对于仙境的具体而微的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和仙界生活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尘世、追寻神秘境界的深切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