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观刈稻纪谚·其二》
《观刈稻纪谚·其二》全文
明 / 杨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田父邀予说,秋成此岁多。

草头占月晕,米价问天河。

乐土宁无咏,礼年亦有歌。

惟愁军饷急,松茂正干戈。

(0)
鉴赏

这首明代杨慎的《观刈稻纪谚(其二)》描绘了农夫邀请诗人分享丰收喜悦的场景。首句“田父邀予说,秋成此岁多”展现了农人对丰收的期待和对自己劳动成果的自豪,他们热情地邀请诗人前来分享这份喜悦。

接下来,“草头占月晕,米价问天河”两句运用了民间智慧,通过观察草叶上的月晕预测天气,询问天象来判断米价,体现了古代农民对自然的敬畏和生活经验的智慧。

“乐土宁无咏,礼年亦有歌”进一步表达了丰收时节的欢乐气氛,人们不仅在田间劳作时歌唱,连庆祝丰收的礼仪年节也有歌声传扬,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气息。

最后,“惟愁军饷急,松茂正干戈”则揭示出社会现实的忧虑,尽管丰收带来喜悦,但诗人担忧战事频繁,军需紧张,这与前文的和谐景象形成了对比,反映出时代的动荡不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丰收为背景,既展示了农民的淳朴生活和乐观精神,也寓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忧虑,具有一定的历史深度。

作者介绍
杨慎

杨慎
朝代:明   字:用修   号:升庵   籍贯:故自称博南山   生辰:1488~1559

杨慎(1488年12月8日—1559年8月8日),字用修,初号月溪、升庵,又号逸史氏、博南山人、洞天真逸、滇南戍史、金马碧鸡老兵等。四川新都(今成都市新都区)人,祖籍庐陵。明代著名文学家,明代三才子之首,东阁大学士杨廷和之子。杨慎于正德六年(1511年)状元及第,官翰林院修撰,参与编修《武宗实录》。武宗微行出居庸关,上疏抗谏。世宗继位,复为翰林修撰,任经筵讲官。
猜你喜欢

夜至山寺

前溪见明月,正照溪上峰。

一路踏松影,半山闻夜钟。

云深寻老衲,露重湿孤筇。

回首下方路,墓烟深几重。

(0)

十月二十七日晡后过法源寺作

朝读味古语,夕出从世营。

两端不一致,曷见天地情。

商飙激虚牝,老圃凋霜英。

物情苦煎迫,迅晷力与争。

妄者死之徒,默尔惭将迎。

一日妄可去,讵非一日生。

旃檀是何香,钟磬亦无声。

旧榻设犹是,十年人事更。

悠悠积千古,耿耿抱寸诚。

春心喜潜复,落木观句萌。

(0)

游寒山寺

雨歇平林绿意肥,偶从幽讨叩僧扉。

四围峰影窗前落,百道泉声树杪飞。

客子游踪嗟懒散,山家花事正芳菲。

一番茶话扶筇去,倾耳疏钟在翠微。

(0)

梦谒顾亭林先生墓得句云芒鞋踏遍七州土竹杖横挑四岳云九州历其七五岳登其四先生语也醒时记忆遂足成之

秋窗忽作通幽梦,载拜亭林有道坟。

落笔便关天下计,跨驴常载古今文。

芒鞋踏遍七州土,竹杖横挑四岳云。

我是越江孤寄客,睡乡聊与奠斜曛。

(0)

湘妃祠

寒藤古木罨双扉,帝子荒祠枕翠微。

黄竹泪枯犹有恨,苍梧龙去竟无归。

神巫江上琼萧曲,山鬼云中蕙带衣。

何事婵媛多太息,骚人哀怨正声希。

(0)

渡鄱阳湖

茫茫左蠡去帆齐,吴楚东南望转迷。

落日一丸平野尽,寒云四面大湖低。

江潮断绝蛟鼍失,风叶纤疏雁鹜栖。

此地自来??满,时清万古息征鼙。

(0)
诗词分类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诗人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