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偈五十三首·其二十六》
《偈五十三首·其二十六》全文
宋 / 释克勤   形式: 偈颂

三转法轮于大千,其轮本来常清净。

一切诸佛,皆恁么转。

若向下去,三乘五性,顿渐偏圆。

若向上去,不唯觅下口处不得。

临济德山,目瞪口呿。

(0)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禅宗大师释克勤所作的《偈五十三首》中的第二十六首。诗中以“三转法轮”为引子,深入探讨了佛法的精义与修行的层次。

“三转法轮于大千”,开篇即以“三转法轮”作为佛教修行的核心概念,象征着佛法的深邃与广大。法轮代表佛法的教义,大千则指宇宙万物,意味着佛法能普照世间一切。

“其轮本来常清净”,强调法轮的本质就是清净无染,象征着佛法的纯净与真理的永恒不变。

“一切诸佛,皆恁么转”,指出所有佛都遵循同样的法轮转动,强调佛法的统一性和普遍性,不论修为高低,皆应遵循此道。

“若向下去,三乘五性,顿渐偏圆”,这里提到“三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和“五性”(信、戒、闻、舍、慧),说明佛法修行从浅入深,既有快速直进(顿悟)、也有渐次积累(渐修),同时涵盖了不同层次的修行者。

“若向上去,不唯觅下口处不得”,进一步阐述修行的高深境界,指出向上追求时,不应仅仅停留在基础层面,而要超越世俗的束缚,达到更高的精神境界。

“临济德山,目瞪口呿”,最后以临济宗和德山宗两位禅师为例,形象地表达了在佛法修行中,面对真理时的震撼与觉醒,眼睛瞪大,嘴巴张开,表示对佛法深奥的领悟和内心的震动。

整首诗通过层层递进的论述,展现了佛法修行的深刻内涵和层次,以及修行者在追求真理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和觉悟。

作者介绍

释克勤
朝代:宋

释克勤(一○六三~一一三五),字无著,号佛果,彭州崇宁(今四川郫县西北)人。俗姓骆。为南岳下十四世,五祖法演禅师法嗣。历住妙寂、六祖、昭觉等寺。徽宗政和中诏住金陵蒋山,敕补天宁、万寿。高宗建炎初,又迁金山,赐号圆悟禅师。改住云居,复领昭觉。绍兴五年卒,年七十三。赐号灵照,谥真觉禅师(《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作正觉)。事见《鸿庆居士集》卷四二《圆悟禅师传》,《嘉泰普灯录》卷一一、《五灯会元》卷一九有传。今录诗七十二首。
猜你喜欢

次单君范袖来汪西皋所撰咏秋十章以示因和之十绝·其七

露穫归来妇爨催,西风满屋饭香来。

痴儿得饱牛衣舞,也要人呼小老莱。

(0)

慧日寺

秋入西山爽气生,烦襟涤尽渐神清。

尘埃不到窗扉静,坐听幽林一鸟鸣。

(0)

登阳山妙净院

野寺虽牢落,山僧亦自如。

幽栖邻虎空,灵迹近龙居。

地胜轩楹古,天寒草木疏。

凭高望城郭,把酒一欷歔。

(0)

春阴二首·其一

连连麦浪摇空阔,挺挺松幢舞暝寒。

眼底春工馀几在,更堪风雨苦摧残。

(0)

同陈宰黄簿游灵山八首宰云吾辈可谓忙里偷闲苦中作乐以八字为韵·其二

精庐两牛鸣,欲往辄复止。

山灵应笑人,矻矻簿书里。

清辰陪诗翁,俗态方一洗。

但恐烦移文,松桧负馀耻。

(0)

贺程帅因任四首且言久缺诗筒之意·其一

恩纶蜚下汉江滨,特许襄民借寇恂。

千里江山皆动色,列城条教再生春。

灌瓜夙稔安边策,茹草宁无待哺民。

方倚金城亲邵父,近君宁惜小逡巡。

(0)
诗词分类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诗人
陈省华 曹粹中 陈瑄 许尧佐 林披 徐琦 查文徽 毛泽东 鲁迅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