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山中书事》
《山中书事》全文
宋 / 释道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身世从来薄所营,晚归丘壑更忘情。

随眠烦恼何曾有,无树菩提本不生。

布袜青鞋供我老,月溪沙路恣经行。

细炊云子斋厨饭,要配香芹碧涧羹。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山林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身世从来薄所营”,透露出诗人对世俗功名利禄的淡泊态度,表明他的人生追求并不在于物质的积累或社会地位的提升,而是寻求内心的宁静与超脱。接着,“晚归丘壑更忘情”进一步强调了诗人晚年选择回归自然、与山林为伴的生活方式,展现出一种彻底摆脱尘世烦恼、追求精神自由的境界。

“随眠烦恼何曾有,无树菩提本不生”两句,运用佛教中的概念,表达了诗人内心世界的纯净与平和。在诗人看来,真正的解脱并非依赖于外在的事物,如树木或佛果(菩提),而是在于内心的觉悟与清净。这反映出他对佛教思想的深刻理解与实践。

“布袜青鞋供我老,月溪沙路恣经行”则描绘了诗人在山林间自由自在行走的情景,穿着朴素的布袜青鞋,不拘泥于世俗的束缚,随心所欲地漫步于月光下的溪流边、沙路上。这种生活状态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与融入,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最后,“细炊云子斋厨饭,要配香芹碧涧羹”两句,通过描述诗人精心准备的素食餐食,展现了他在山中生活的日常细节。这里的“云子”可能指的是某种精致的米饭,而“香芹碧涧羹”则是以山涧中的香芹为主要食材的羹汤。这些食物不仅营养丰富,也富含自然的香气,与诗人的生活环境相得益彰,进一步体现了他对简朴生活的喜爱与对自然之美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隐居山林、追求精神自由与自然和谐的生活态度,以及对简单、纯净生活的向往。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画卷,也是诗人内心世界的真实写照,充满了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者介绍

释道潜
朝代:宋

释道潜,本名昙潜,号参寥子,赐号妙总大师。俗姓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续骫骳说》)。一说姓何,于潜(今浙江临安西南)人(《咸淳临安志》卷七○)。幼即出家为僧,能文章,尤喜为诗。与苏轼、秦观友善,常有倡和。哲宗绍圣间,苏轼贬海南,道潜亦因诗获罪,责令还俗。徽宗建中靖国元年(一一○一),曾肇为之辩解,复为僧。崇宁末归老江湖。其徒法颖编有《参寥子诗集》十二卷,行于世。
猜你喜欢

如梦令

传语两宫道士。日用剪除尘事。

炉炼白朱砂,内境内容瞻视。瞻视。瞻视。

此际山侗参侍。

(0)

如梦令

三鼓玉金深种。始觉无阳运动。

丹鼎紫烟生,气爽神清无梦。无梦。无梦。

一点灵光堪宠。

(0)

玉楼春.和师韵

诸公日日闲团聚。饭罢时时眼厮觑。

专专惟望马风言,怎敢玄玄轻泄露。

常常只把气神护。谨谨调和龙虎步。

徐徐炼就九还丹,个个成仙云外去。

(0)

满庭芳

道教初兴,释门微显,一兴一废如然。

达磨阐教,东土至西天。

都是后学晚辈,贪酒色、损坏真源。

争财气,不依教法,也望到西天。

三千年一遇全真,大教甲子天年。

丘公阐教,万朵金莲。上界群仙。

在世诸魔,难道化才贤。

君知否,今番不遇,更待万余年。

(0)

红窗迥

情欲消亡,脱了根尘。乐虚恬淡崇真。

形如野鹤,性似孤云。到处为家,风为伴,月为邻。

住世无心,异俗超群。握玄机、哩啰哩仑。

省一点颜貌常新。得至真功,全真行,侍真君。

(0)

寄赠西川御史薛端公益州司理刘大著陕路运使臧殿院梓州提刑唐察院

四贤同在两川时,不独民间斗察微。

蜀魄血流啼亦少,巴猿肠断叫应稀。

文君酒旨停红旆,神女云从慝绣衣。

雪尽沉冤题尽景,齐看诏向十州归。

(0)
诗词分类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诗人
杜秋娘 周恩来 钱钟书 老舍 顾随 沈祖棻 北朝民歌 唐玄宗 南朝民歌 唐琬 金庸 苏武 齐已 僧皎然 朱庆余 郁达夫 郭沫若 陶宏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