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答李安国》
《答李安国》全文
明 / 伍瑞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雨雪苍茫对夕阴,别来书札动浮沉。

花生彩笔佳人梦,风起高台烈士心。

绿绮晴窗闲动操,白莲深岸夜披襟。

看君文藻多幽思,乘兴何当到竹林。

(0)
鉴赏

这首明代伍瑞隆的《答李安国》,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以及对文学创作的热忱。诗中通过自然景象和生活细节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文学艺术的执着追求。

首联“雨雪苍茫对夕阴,别来书札动浮沉”,开篇即营造了一种离别的氛围,雨雪苍茫的景象与夕阳的阴沉相映衬,暗示了诗人与友人分别后内心的波动,书信在时空的流转中显得更加珍贵与飘忽不定。

颔联“花生彩笔佳人梦,风起高台烈士心”,运用象征手法,将“花”、“彩笔”、“佳人梦”与“风”、“高台”、“烈士心”相对比,既表达了对美好情感的向往,也寄托了对理想与壮志的追求。花与彩笔象征着艺术创作的灵感与才华,佳人梦则隐喻着对美好生活的憧憬;而风起高台与烈士心,则寓指面对困难与挑战时的坚韧不拔与慷慨激昂。

颈联“绿绮晴窗闲动操,白莲深岸夜披襟”,进一步描绘了诗人独自在晴朗之日弹奏绿绮琴的情景,以及夜晚在白莲深处岸边披衣而坐的场景。绿绮琴是古代名琴,此处借以表达诗人对音乐艺术的热爱与追求;白莲深岸则象征着高洁与清雅,夜披襟则展现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洒脱与自在。

尾联“看君文藻多幽思,乘兴何当到竹林”,是对友人李安国才华与思想的赞美,并表达了希望与友人一同前往竹林畅谈的心愿。竹林在中国文化中常被赋予高洁、清雅的象征意义,此处暗含了诗人对友情与文学交流的渴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文学艺术的热爱以及对理想生活的向往,是一首充满深情与哲思的作品。

作者介绍

伍瑞隆
朝代:明

伍瑞隆(一五八五 — 一六六六),字国开,号铁山,晚号鸠艾山人。香山(今中山)人。弱冠补弟子员。明熹宗天启元年(一六二一)解元。明思宗崇祯十年(一六三七)副榜。初授化州教谕,修《高州府志》,以信史称,擢翰林院待诏,迁户部主事,再迁员外郎,管仓场。十五年,任河南大梁兵巡道,旋署藩臬两司。谢病归。南明绍武帝立,拜太仆寺正卿。明亡,隐居邑之鸠艾山中。卒年八十二。善诗书画,有《临云集》、《辟尘集》、《少城别业近草》、《鸠艾山人赋》等。清康熙《香山县志》卷七、清乾隆《香山县志》卷六有传。
猜你喜欢

侍御弟江洲园亭

台臣归卧蚤,偃息惟林园。

得遂隐贤操,知为明主恩。

小桥通柳径,深竹閟萝轩。

虽共渔樵侣,幽怀未遣论。

(0)

咏庭中槐和四家兄兼邀诸客同和·其二

团圞阴广砌,旖旎发芳年。

复兹炎夏月,散影日华前。

高送吟风鸟,凉思饮露蝉。

南薰此披拂,留客和朱弦。

(0)

秋日还山·其二

村边黄叶路,溪上白云岑。

草屋山家浅,松门野寺深。

群鱼依密藻,独鹤返高林。

若问还山事,多应负此心。

(0)

秋日还山·其一

秋山久不到,每与秋风期。

绝涧倒槎碍,悬崖枯蔓垂。

马疲知旧路,松古发新枝。

遂欲投簪绂,长歌与世辞。

(0)

南都·其三

汉家敦懿戚,周室重尊亲。

揖让劳明主,艰危仗节臣。

豪华卑六代,父老望三秦。

万古钟山气,长瞻旧紫宸。

(0)

始赴东山口杨柳村庄作·其八

荆扉颓岸引,蔬圃乱流通。

包橘无千树,芳兰自一丛。

暮云丹水北,古峡苍梧东。

柳外春沙没,哀哀何处鸿。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释智愚 郑珍 释心月 尹廷高 叶春及 黄仲昭 曹溶 曹伯启 宋伯仁 冯山 李处权 赵长卿 释智圆 凌义渠 丘葵 奕绘 释慧远 黎贞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