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尊何处可论文,买得青山近白云。
野色不随秋气改,松涛长共涧声闻。
剪茅渐作花三径,种稻频来鹤数群。
吟眺不知仙客去,满林萝月白纷纷。
一尊何处可论文,买得青山近白云。
野色不随秋气改,松涛长共涧声闻。
剪茅渐作花三径,种稻频来鹤数群。
吟眺不知仙客去,满林萝月白纷纷。
这首明代诗人黄佐的《游泰泉席上与陈京兆天游邓宪副沃泉分韵得文字》描绘了一幅山居生活的闲适画面。首句“一尊何处可论文”,以饮酒论诗的场景开篇,暗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文人雅趣。接着,“买得青山近白云”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山水相伴,远离尘嚣。
“野色不随秋气改,松涛长共涧声闻”两句,通过写秋天的野外景色和松涛涧水的声音,展现了自然环境的宁静与永恒,透露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欣赏。诗人似乎在与大自然对话,感受其不变的韵味。
“剪茅渐作花三径,种稻频来鹤数群”进一步描绘了诗人亲手营造的田园风光,简朴的生活方式中充满了生机与和谐,连鹤群也成了这里的常客,增添了诗意。
最后,“吟眺不知仙客去,满林萝月白纷纷”以月光洒落满林,暗示时光流逝,但诗人沉浸在诗情画意中,浑然忘我,仿佛仙客已去,只剩自己与自然的交融。整首诗流露出诗人对隐逸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深深敬畏,以及对友情的珍视。
官闲幕府下,聊以任纵诞。
文学鲁仲尼,高标嵇中散。
出门时雨润,对酒春风暖。
感激知己恩,别离魂欲断。
邬载策名十二载,独立先斯文。
迩来及门者,半已升青云。
青云岂无姿,黄鹄素不群。
一辞芸香吏,几岁沧江濆。
散职既不羁,天听亦昭闻。
虽承急贤诏,未谒陶唐君。
薄俸还自急,此言那足云。
和风媚东郊,时物滋南薰。
蕙草正可摘,豫章犹未分。
宗师忽千里,使我心氛氲。
第二百一十卷
罢战回龙节,朝天上凤池。
寒生五湖道,春入万年枝。
召化多遗爱,胡清已畏知。
怀恩偏感别,堕泪向旌麾。
欲向幽偏适,还从绝地移。
秦官鼎食贵,尧世土阶卑。
戟户槐阴满,书窗竹叶垂。
才分午夜漏,遥隔万年枝。
北阙深恩在,东林远梦知。
日斜门掩映,山远树参差。
论道齐鸳翼,题诗忆凤池。
从公亦何幸,长与珮声随。
人闲宜岁晚,道者访幽期。
独与寒山别,行当暮雪时。
--皇甫曾柏台辞汉主,竹寺寄潜师。
荷策知君待,开门笑我迟。
--皎然暮阶县雨足,寒吹绕松枝,理辩尘心妄,经分梵字疑。
--郑说久承黄纸诏,曾赋碧云诗。
然诺惊相许,风流话所思。
--崔子向筌忘心己默,磬发夜何其。
愿结求羊侣,名山从所之。
--皇甫曾
谷口山多处,君归不可寻。
家贫青史在,身老白云深。
扫雪开松径,疏泉过竹林。
馀生负丘壑,相送亦何心。
博士本秦官,求才帖职难。
临风曲台净,对月碧池寒。
讲学分阴重,斋祠晓漏残。
朝衣辨色处,双绶更宜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