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笈携囊学抱琴,昆崙酿熟玉杯斟。
不甘守舍通关节,却喜浮家有藁砧。
答客一生羞垢面,爱才如汝算知心。
柳车赖汝奴星送,莫作咸阳捧剑吟。
负笈携囊学抱琴,昆崙酿熟玉杯斟。
不甘守舍通关节,却喜浮家有藁砧。
答客一生羞垢面,爱才如汝算知心。
柳车赖汝奴星送,莫作咸阳捧剑吟。
这首清代郑用锡的《五雅吟(其五)仆》描绘了一位刻苦求学、志向高远的人物形象。首句“负笈携囊学抱琴”展现了主人公背着书箱,手提行囊,专心致志地学习音乐的情景,暗示他不仅追求学术,还可能对艺术有所涉猎。
“昆崙酿熟玉杯斟”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知识的积累比喻为昆仑山的美酒,通过玉杯斟酌,象征着他对学问的珍视和品鉴。
“不甘守舍通关节,却喜浮家有藁砧”表达了主人公不甘于平凡,希望通过努力打通人际关系,同时也满足于家庭和睦的生活,这里的“藁砧”代指贤妻,体现了他的家庭观念。
“答客一生羞垢面,爱才如汝算知心”表明主人公对待朋友真诚坦率,对自己的评价不高,但对有才华的人充满欣赏和信任,显示出他的谦逊和识人之明。
最后一句“柳车赖汝奴星送,莫作咸阳捧剑吟”,柳车暗指女子驾车,奴星在这里借指贤内助,表达了对妻子的感激和对家庭幸福的期待,同时劝诫不要像古人那样过分忧虑仕途,显得过于忧虑和不安。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刻画了一个有理想、有才华、重情重义的知识分子形象,展现了清代士人的精神风貌。
十三变之时。变形易体在罽宾。从天而下无根元。
号作弥勒金刚身。胡人不识举邪神。
兴兵动众围圣人。积薪国北烧老君。
太上慈悯怜众生。渐渐诱进说法轮。
剔其须发作道人。横被无领涅槃僧。
蒙头著领待老君。手捉锡杖惊地虫。
卧便思神起诵经。佛气错乱欲东秦。
梦应明帝张愆迎。白象驮经诣洛城。
汉家立子无人情。舍家父母习沙门。
亦无至心逃避兵。不玩道法贪治生。
搦心不坚还俗经。八万四千应罪缘。
破塔怀庙诛道人。打?铜像削取金。
未荣几时还造新。虽得存立帝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