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未彻。付与团团沙塞月。端欲捐书。
去乞君王丈二殳。貂裘锦帽。盘马不甘青鬓老。
底事偏奇。细草平沙看打围。
梅花未彻。付与团团沙塞月。端欲捐书。
去乞君王丈二殳。貂裘锦帽。盘马不甘青鬓老。
底事偏奇。细草平沙看打围。
这首诗是南宋时期诗人吴则礼的《减字木兰花·其二》。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通过描绘春日闲适景象,抒发了自己的情感和生活态度。
“梅花未彻”,梅花尚未完全开放,这里可能是对时光流逝的隐喻,也代表着一种期待或等待的心境。“付与团团沙塞月”,将这份心情寄托于圆润如满月的沙漠之中,表达了一种无尽的情怀和宽广的胸襟。
“端欲捐书”,诗人似乎有放弃阅读的念头,可能是因为内心的困扰或对现实的不满。“去乞君王丈二殳”,“乞”字常用来请求或借取,这里可能是在求取智慧或者精神上的支持。诗中提到的“君王丈”和“二殳”,在古代文学作品中常有象征意义,可能是指某种精神寄托或者理想。
“貂裘锦帽”,描述的是豪华的装扮,貂裘和锦帽都是高贵的象征。“盘马不甘青鬓老”,诗人驾驭着马匹,对于青春易逝、头发渐白感到不甘心,这反映了对生命流逝的无奈与对美好时光的留恋。
“底事偏奇”,可能是在表达某种特殊的经历或感受。“细草平沙看打围”,在细软的草地和平坦的沙漠中观察到打猎的情景,这里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也许是在暗示一种生活的真实写照。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和生活态度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对时光易逝的无奈。
白云捧拥到危巅,杰阁翚飞倚半天。
谷响颇疑吟木客,潮回坐见变桑田。
几重山隔几重海,一日身闲一日仙。
真乐无如会心处,林花野鸟亦欣然。
风帘弄影,正闲堂永昼,香销人寂。
轧轧邻机芳思乱,愁入回文新织。
燕蹴巢泥,莺喧庭柳,好梦无踪迹。
那堪春事,背人何计留得。
谁似爱酒南邻,岸巾坦腹,醉踏西山碧。
彩笔阳春传雁足,催我飞觞浮白。
老去情怀,凭君试看,鬓上秋霜色。
故园千里,月华空照相忆。
占宽闲,锄浩渺。船舣水村悄。
非雾非烟,生气覆瑶草。
蒙茸数亩春阴,梦魂落寞,知踏碎、梨花多少。
听孤啸。山浅种玉人归,缥缈度晴峭。
鹤下芝田,五色散微照。
笑他隔浦谁家,半江疏雨,空吟断、一犁清晓。
宝历延洪,昌辰开泰,崧岳储灵特异。
贤才并、□时间出,尽一一惊人绝艺。
捧乡书、气格飘飘,似阆苑神仙,参差相继。
纵子墨文章,相如才调,骤觉雷声平地。
太守宾兴当此际。正瑞霭寒轻,虚堂风细。
舞腰旋、飞尘仿佛,歌管递、清声嘹唳。
况相将、桂籍荣登,对酒面鳞红,何妨沈醉。
但管取明年,宫花重戴,共赏金明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