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从三拜后,千古错流通。
永日无人到,萧萧桧柏风。
一从三拜后,千古错流通。
永日无人到,萧萧桧柏风。
这首诗《十忆偈.忆少林》由宋代僧人释清远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对少林寺的深深怀念与感慨。
“一从三拜后”,开篇即点明了诗人与少林寺的渊源,通过“三拜”这一动作,不仅展现了对少林寺的敬仰之情,也暗示了诗人与之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这里的“一从”,意味着从某一次特定的事件开始,诗人便与少林寺结下了不解之缘。
“千古错流通”,则表达了时间的漫长与世事的变迁。在诗人的心中,少林寺的历史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时光,见证了无数的兴衰更迭。这句诗既是对历史长河的感慨,也是对少林寺永恒魅力的赞颂。
“永日无人到”,描绘了一幅静谧而略显寂寥的画面。在诗人眼中,少林寺似乎在时间的流逝中逐渐被遗忘,不再受到外界的关注和探访。这种孤独感,既是对外界遗忘的无奈,也是对内心深处那份对少林寺独特情感的坚守。
“萧萧桧柏风”,以自然界的风声作为背景音,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宁静与深邃。桧柏,作为古老的树木,象征着坚韧不拔的生命力和长久的存在。在这里,桧柏的风声不仅是自然界的声音,更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寓意着对少林寺不变的思念与敬仰。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将个人的情感与历史的厚重融合在一起,既是对少林寺的深情回忆,也是对时间流转、世事变迁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