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近祗林荫庇长,倚墙老桂郁苍苍。
附枝别寓丝萝意,种核谁传嫁果方。
岂有三年成楮叶,试从八月问犀香。
芸生何地非如寄,莲界看来两不妨。
树近祗林荫庇长,倚墙老桂郁苍苍。
附枝别寓丝萝意,种核谁传嫁果方。
岂有三年成楮叶,试从八月问犀香。
芸生何地非如寄,莲界看来两不妨。
这首诗描绘了老桂树与另一棵树相依生长的场景,展现了自然界的奇妙共生现象。首句“树近祗林荫庇长,倚墙老桂郁苍苍”描绘了老桂树在墙边生长,茂密的树荫覆盖着周围环境,展现出其生命力之强盛。接着,“附枝别寓丝萝意,种核谁传嫁果方”两句,通过比喻手法,将老桂树与另一棵树的关系比作丝萝相依,暗示了两者之间紧密而和谐的共生关系,同时也提出了关于嫁接技术的问题,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和思考。
“岂有三年成楮叶,试从八月问犀香”两句则以疑问和探索的态度,表达了对自然界变化规律的追问,以及对特定植物特征(如楮叶和犀香)的观察和思考。最后,“芸生何地非如寄,莲界看来两不妨”两句,以宽广的视角,探讨了生命的存在状态,无论是芸生还是莲界,都如同寄居一般,强调了生命的普遍性和自然界的和谐共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老桂树与另一棵树共生关系的描绘,以及对自然界现象的深入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命哲学的探索,充满了哲理意味和人文关怀。
茫茫太行道,日侧啸彫虎。
天明落槛阱,迥失山林阻。
摇尾仰视人,意态已如鼠。
乌鹊竟何为,俛咮噪而聚。
高明人共畏,鳏寡世所侮。
丈夫气如霜,所贵摧强禦。
埋轮斥豺狼,不待梁冀死。
长孺戒李息,张汤方遇主。
古人耻低徊,吐茹两不武。
真节一朝奋,千载羞莽卤。
兹人不可见,兹事乃近古。
三复清风诗,永怀仲山甫。
窫窳当九门,西山宝驺虞。
鸱鸮集上林,丹穴巢鹓雏。
奸雄始基搆,哲人晦良图。
步兵偶叔末,整辔登蓬壶。
身世委杯酒,不以礼法拘。
长啸引鸣凤,新诗缀骊珠。
慷慨临广武,感激恸穷途。
所志岂方外,林下薄踟蹰。
恢恢大雅人,矫矫真龙驹。
宁愧苏门士,临刑据槁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