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灵岩》
《灵岩》全文
宋 / 刘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千岩围一寺,入境便无尘。

古木犹知己,高崖若正人。

山灵袪虎迹,石髓幻龙身。

上有通天窍,民愁独未伸。

(0)
注释
千岩:众多的山岩。
围:环绕。
寺:寺庙。
入境:进入境界或地方。
无尘:没有世俗的尘嚣。
古木:古老的树木。
犹:仍然。
知己:知心的朋友。
高崖:高峻的崖壁。
正人:正直的人。
山灵:山中的精灵。
虎迹:老虎的踪迹。
石髓:石头中的精华或髓质。
幻:幻化。
龙身:龙的形象。
上:在山顶上。
通天窍:直通天际的洞穴。
民愁:百姓的忧虑。
独:独自。
未伸:未得到舒展。
翻译
千座山峰环绕着一座寺庙,一进入就感觉没有了尘世的纷扰。
古老的树木仿佛懂得知心,高峻的崖壁如同正直的人一般令人敬仰。
山中的精灵驱散了老虎的踪迹,石头中似乎幻化出龙的身影。
山顶有一个直通天际的洞穴,但百姓的忧虑却仍未得到舒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寺景象。开篇“千岩围一寺,入境便无尘”两句,形象地表达了寺庙被群山环抱,环境清净,不染尘俗之意。接着,“古木犹知己,高崖若正人”两句,则通过对古树和高崖的描写,传递出一种自然与人相通、山石具备人格特性的哲思。

下片“山灵袪虎迹,石髓幻龙身”描述了山中神秘莫测的气息,似乎能感受到山中的生灵和古老传说。最后,“上有通天窍,民愁独未伸”表达了诗人对这片山地的一种敬仰之情,以及希望通过这片圣洁之地来缓解世间忧愁的愿望。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超然。

作者介绍
刘黻

刘黻
朝代:宋

(1217—1276)温州乐清人,字声伯,号蒙川、质翁。少读于雁荡山僧寺,理宗淳祐十年试入太学。以上书忤执政,安置南安军。及还,复极言政治得失。以材署昭庆军节度掌书记,由学官试馆职。历监察御史,改正字,官至吏部尚书兼工部尚书、中书舍人。元兵陷临安,陈宜中谋拥二王,迎黻共政,行至罗浮病卒。有《蒙川遗稿》。
猜你喜欢

浈江

薄暮浈江上,微风趁夕帆。

沙鸥轻泛泛,英石自岩岩。

海阔月先到,山高日半衔。

临流无一事,相对浣征衫。

(0)

游仙辞·其一

五岳多紫芝,天台有奇药。

弭节聊容与,寻幽转寥廓。

倏忽异天地,灵妃忽启钥。

瑶池杳无尘,兰芳芬四泽。

眩目乍生惊,怡颜遽相谑。

引坐烟林间,玉杯浮翠酪。

屈卮三四倾,灵颜愈灼烁。

仙侍排云来,绕䈴进天乐。

乐罢还命去,双携入云幕。

一日即千秋,世间无此乐。

(0)

履端二日赋十绝句·其七

巢许原辞日月光,毋烦爝火溷行藏。

春来舟楫浮空至,可有尊□奏一匡。

(0)

赠张老师九首·其九

谁令勋业拥江滨,四海苍生切帝臣。

不但数篇循吏传,愿看高阁画麒麟。

(0)

庚戌舟中读罗隐嘲云英诗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代云英答亦以自嘲

便语云英嫁有期,如君名籍更何时。

到头老女称新妇,只恐儒冠老便痴。

(0)

端州文来阁偶笔

閒云野鹤自乘风,偶度瑶台感郁葱。

四海一肩留著眼,五湖三亩乍飘蓬。

烦情不到无言处,高论应归有漏中。

碧荇田田天点点,巢由还听济川功。

(0)
诗词分类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友情 月亮 重阳节 人生 寒食节 悼念 赞美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诗人
黄龟年 王应麟 钱士升 王献之 元载 瞿汝稷 阎长言 陈邦瞻 程梦星 徐勉 石崇 王钦若 张柬之 崔骃 真可 严蕊 武平一 归庄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