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重宫殿一时时,帝帅千官视五牲。
献瑞云师朝送彩,避尘风伯夜无声。
虎贲帐合龙旂绕,羽士班联鹤帔轻。
应识感通非浪语,骏奔何力助精诚。
九重宫殿一时时,帝帅千官视五牲。
献瑞云师朝送彩,避尘风伯夜无声。
虎贲帐合龙旂绕,羽士班联鹤帔轻。
应识感通非浪语,骏奔何力助精诚。
这首诗描绘了明朝皇帝亲临郊外祭坛,视察祭祀牲畜的场景,以及晴朗天气带来的喜悦氛围。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象征手法,展现了皇家礼仪的庄重与神圣。
首句“九重宫殿一时时”,以“九重”形容皇宫的深邃与宏伟,暗示皇帝的尊贵身份。“一时时”则强调了时间的短暂,可能指皇帝巡视的时间之短,体现了皇权的至高无上。
接着,“帝帅千官视五牲”描绘了皇帝亲自率领众多官员视察祭祀用的五种牲畜,体现了对祭祀仪式的重视和对神灵的敬畏之心。
“献瑞云师朝送彩,避尘风伯夜无声”两句,通过“云师”和“风伯”的形象,分别象征着天上的祥瑞和地上的清静,表达了祭祀时天地间的和谐与安宁。
“虎贲帐合龙旂绕,羽士班联鹤帔轻”描绘了祭祀现场的庄严景象,虎贲(勇士)围绕帐幕,龙旗飘扬,道士们穿着轻盈的鹤帔排列成班,整个场景充满了神秘与肃穆的气息。
最后,“应识感通非浪语,骏奔何力助精诚”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种仪式能够感应天地、激发虔诚力量的深刻认识,同时也暗含了对皇帝亲自参与祭祀活动的赞许与敬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皇家祭祀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宫廷文化的独特魅力,以及对神灵的敬畏、对礼仪的尊重和对皇权的颂扬。
商汤兴时民戴后,外丙仲壬继其后。
太甲沃丁及太庚,小甲雍己及太戊。
仲丁外壬河亶甲,祖乙祖辛传沃甲。
祖丁相继有南庚,阳甲之后是盘庚。
盘庚能复兴商邑,不幸不幸小乙立。
武丁有德号高宗,祖庚祖甲又无功。
廪辛庚丁逢武乙,太丁帝乙衰王室。
末有纣辛名曰受,民心遂归周武后。
六百余年三十主,周得天下商遂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