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来百里半九十,望见城头路愈长。
薄命只愁追者至,人人摇桨渡沧浪。
自来百里半九十,望见城头路愈长。
薄命只愁追者至,人人摇桨渡沧浪。
这首诗是南宋爱国主义者文天祥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在被俘虏押解北上的路途中,对故土的深切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开篇“自来百里半九十,望见城头路愈长”两句,通过对距离的感慨,抒发了心中的不舍与寂寞,城头路的延伸象征着离别之痛和旅途之长。
“薄命只愁追者至”,诗人自称“薄命”,表达了对自身遭遇的无奈和悲哀,同时“只愁”二字透露出深深的忧虑。"追者至",则是指敌军的追捕,不仅是对肉体自由的剥夺,也是精神上的压迫。
最后两句,“人人摇桨渡沧浪”,以“人人”起首,强调了普遍性和广泛性,"摇桨"描绘了一幅被俘虏押解渡河的情景,而“渡沧浪”则隐喻着波涛汹涌的世事和命运。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同胞深切的关怀,以及面对逆境时的无力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的描绘,传达了诗人的哀伤与抗争之情,展现了其坚定的爱国心和不屈的民族气节。
城中胥台暴如虎,横索金钱又尊俎。
争将鱼肉视坊厢,砺爪磨牙向鬵釜。
意气谁敢少违逆,不见昨朝对尉簿。
嗫嚅巧附笙簧词,愆尤行与髡钳伍。
前途日落风雨恶,云深泥滑青衫薄。
蹇驴独策将安之,村村闭户烹藜藿。
何似归途如砥平,閒庭怨杀孤栖鹤。
闽越山川古,人材更可称。
玄纁徵客去,雷雨看蛟腾。
国士词多雅,山林气稍矜。
匿瑕收瑾璧,得味外淄渑。
有此孙阳顾,能同臣僎升。
网罗惊并集,旗帜见先登。
为国呈多士,还乡切寸竞。
庭闱欢定剧,池馆宠俱增。
岂不怀将父,应须畏友朋。
吾邦衿佩在,拭目望薰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