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鱼亭再赋》
《鱼亭再赋》全文
宋 / 方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山好如斯极,吾归亦可迟。

人间好吟者,马上细看之。

莫讶回头数,端能具眼谁。

不随时事改,三叹紫微诗。

(0)
翻译
山景如此优美,我也可以晚些回去。
世间喜好吟诗的人,骑马时也会细细品味它。
不必惊讶回头再看多次,真正有眼光的人并不多。
不随世事变迁,我多次赞叹这紫微诗篇。
注释
山好:风景优美。
如斯:如此。
极:极致。
吾归:我回家。
亦可:也能够。
迟:晚些。
人间:世间。
好吟者:喜好吟诗的人。
马上:骑马时。
细看:仔细品味。
莫讶:不必惊讶。
回头:回头看。
数:多次。
端能:真正。
具眼:有眼光。
不随:不跟随。
随时事:随世事。
改:改变。
三叹:多次赞叹。
紫微诗:紫微诗篇。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名为《鱼亭再赋》。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诗人对山水之美的赞叹和自己归隐生活的向往。

"山好如斯极,吾归亦可迟。" 这两句表明了诗人对壮丽山脉的无限喜爱,以及他对于返回自然中去的渴望。这里的“山”不仅是自然景观,更象征着远离尘世的理想之地。

"人间好吟者,马上细看之。"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那些能够欣赏美好事物的人给予赞扬。在忙碌的生活中,即使是匆忙的片刻,也能细心品味和感受到美丽景致。

"莫讶回头数,端能具眼谁。"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那些不能真正理解美好的人感到可惜,同时也强调了能够深刻领悟之人的稀少。

最后一句“不随时事改,三叹紫微诗。”则是诗人表明自己不会随着世俗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艺术追求和审美标准。这里的“紫微”可能指的是皇帝所居之地,也有可能是对理想世界的称呼。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山水之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艺术和个人生活理想的一种向往,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对于能够理解和欣赏自己作品的人的期待。

作者介绍
方回

方回
朝代:宋   字:万里   号:虚谷   籍贯:宋元间徽州歙县   生辰:1227—1307

(1227—1307)宋元间徽州歙县人,字万里,号虚谷。幼孤,从叔父学。宋理宗景定三年进士。初媚贾似道,似道败,又上十可斩之疏。后官知严州,以城降元,为建德路总管。寻罢归,遂肆意于诗。有《桐江集》、《续古今考》,又选唐宋以来律诗,为《瀛奎律髓》。
猜你喜欢

用海印和尚韵和吴提刑游山颂

白崖老将卧遥岑,苗裔分明祖少林。

遂有乐天来问道,不妨黄檗为传心。

绳床斜月坐秋晚,石铫寒泉语夜深。

一枕竹风清未晓,堂堂鱼鼓现观音。

(0)

为谢无逸赋梅花二首·其一

顿有亭前春耐寒,年年扶杖雪中看。

不知谢子题诗处,比得王家第几般。

(0)

自简

错龟数策愿分疑,筮短龟长一是非。

但把故吾重简练,不须分画见郊圻。

(0)

送傅仲默登第归麻姑

谢安中年不堪别,况我与子本末同。

临川古郡著名数,麻姑且在邦域中。

与君同方复同术,十年共度齑盐日。

一身烂漫天地中,万里风霜今白发。

南山之封木拱矣,此身万事相终始。

何知迟暮犹羁旅,夜语对床辄三起。

君今先著祖生鞭,我穷未办买山钱。

君行启我方寸乱,抱琴长歌声彻天。

西风萧萧木脱叶,表里家山落眉睫。

为语淮南大小山,虽在侯门不弹铗。

(0)

读传灯录

谁谓拈花后,联芳直至今。

到头珠有水,未免线因针。

蝶在花犹在,春深草亦深。

轩窗倚疏豁,闲听洞龙吟。

(0)

席上口占和使君韵二首·其一

皂盖朱轓驻水滨,芳菲虽晚景犹新。

何妨绮席三千履,不负阳春十二旬。

(0)
诗词分类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诗人
朱高炽 李宗谔 宋璟 刘采春 孙皓 徐绍桢 黄大临 龚用卿 丘丹 吕坤 朱翊钧 蔡寿祺 常衮 李璆 陈琳 徐干 汤惠休 倪思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