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谓拈花后,联芳直至今。
到头珠有水,未免线因针。
蝶在花犹在,春深草亦深。
轩窗倚疏豁,闲听洞龙吟。
谁谓拈花后,联芳直至今。
到头珠有水,未免线因针。
蝶在花犹在,春深草亦深。
轩窗倚疏豁,闲听洞龙吟。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守卓所作的《读传灯录》。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与自然景象的融合。
首句“谁谓拈花后,联芳直至今”以“拈花”为喻,暗示佛法的传承与延续,如同花朵的相继开放,展现出佛法的生生不息。接着,“到头珠有水,未免线因针”则以珠、水、线、针为象,寓意事物的本质与因果关系,珠虽珍贵却源于水中,线因针而得以缝合,强调了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与转化。
“蝶在花犹在,春深草亦深”两句,通过蝴蝶与花朵、春天与草地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共生,同时也隐含着人生的短暂与美好。蝴蝶与花朵相伴,春深时草木茂盛,都是生命活力的体现。
最后,“轩窗倚疏豁,闲听洞龙吟”描绘了一幅宁静而深远的画面,轩窗敞开,空气清新,闲适地聆听洞穴中龙的吟唱,既体现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也蕴含了对超然境界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对佛法、生命、自然与超脱境界的独到见解,充满了禅意与哲思。
松云先生江海客,淮阴市中人不识。
惊风吹沙眼倦开,枕上青山归未得。
上清蔡君仙之徒,邂逅同觅黄公垆。
饮酣脱帽忽大叫,乘兴为写秋林图。
蔡君视之一抚掌,笔法拟我方方壶。
我家山中旧游处,如此长松几千树。
仙岩隐者抱琴来,鬼谷高人吃茶去。
先生有意肯相从,分与东头一间茆屋住。
行路难,难行路,黄榆萧萧白杨暮。
枪竿岭上积雪高,龙门峡里秋涛怒。
嵯峨虎豹当大关,苍崖壁立登天难。
千车朝从赤日发,万马夜向西风还。
鉴湖酒船苦不早,辽东白鹤归华表。
夜雨空阶碧草深,落花满院行人少。
世情翻覆如秋云,誓天歃血徒纷纷。
洛阳争迎苏季子,淮阴谁识韩将军。
行路难,难行路,白头总被功名误。
高楼昨夜歌舞人,丹旌晓出东门去。
子午谷,终南山,青松草屋相对閒。
拂衣高歌上绝顶,请看人间行路难。
平生丘壑趣,偶向画中传。
雨气千峰外,江流落日边。
蘼芜青满渚,芳树绿参天。
眇眇溪云净,涓涓石溜悬。
崖巅何处阁,谷口小家烟。
渔唱来秋浦,僧钟落夜船。
瞥惊飞鸟过,疑有蛰龙眠。
竹径能留客,桃源竟得仙。
丹青誇绝代,赋咏藉名贤。
千古沧洲意,含情忆稚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