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春布暖,又还见、光景如梭催逼。
帝里皇都人共道,好个前时春色。
默默暗沈,含颦不语,此意谁人识。
何如索笑,放开说尽端的。
须信漏泄风光,百花头上,报一枝消息。
多少园林应次第,迤逦排红骈白。
金鼎芳滋,玉堂璀璨,趁取佳时节。
东君归后,绿阴依旧南陌。
阳春布暖,又还见、光景如梭催逼。
帝里皇都人共道,好个前时春色。
默默暗沈,含颦不语,此意谁人识。
何如索笑,放开说尽端的。
须信漏泄风光,百花头上,报一枝消息。
多少园林应次第,迤逦排红骈白。
金鼎芳滋,玉堂璀璨,趁取佳时节。
东君归后,绿阴依旧南陌。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和独特的情感体验。"阳春布暖,光景如梭催逼"中,"阳春"二字形容了春天温暖的气候,而"光景如梭催逼"则是比喻春日时间流逝得迅速,宛若织布机中的梭子一般。
诗人通过"帝里皇都人共道,好个前时春色"表达了对过往美好春天的共同怀念。这里的"帝里"指的是京城,是一处繁华盛世之地,而"皇都"则更强调其尊贵的地位,两者结合使用增添了一份庄重与辉煌。
然而,诗人内心的感受却是"默默暗沈,含颦不语"。这表明尽管外界对春色赞美有加,但诗人的情绪却并不轻松,他的心中藏着一份沉郁的情怀,不愿与他人分享。
接着,诗人转而思考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是否应该"索笑,放开说尽端的"。这里的"索笑"意味着寻找快乐,而"放开说尽端的"则是倾诉心中的不尽之言。这一转折显示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矛盾。
在下一节中,诗人提到了自然界的美景:"须信漏泄风光,百花头上,报一枝消息"。这里强调了春天的景色是值得相信且需要宣扬的,而"百花头上"则形容了每一朵花都在传递着春日的喜讯。
随后,诗人描述了园林间的景象:"多少园林应次第,迤逦排红骈白"。这里的"次第"指的是按顺序出现,而"迤逦"形容了花朵盛开时的姿态和颜色交织的美丽。
接着是对室内景象的描写:"金鼎芳滋,玉堂璀璨"。"金鼎"和"玉堂"都是华贵的装饰,而"芳滋"和"璀璨"则形容了它们散发出的光彩与气息。
最后,诗人提到东君(即春天)归去后的情景:"趁取佳时节。东君归后,绿阴依旧南陌"。这里表达了一种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以及对春天离去之后自然界仍然保持着生机的欣赏。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个生动的春日场景,更通过诗人的情感流露和内心独白,展现了一种深刻的人生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