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花时闭院门,空留莺语到黄昏!
蓬莱阙下长相忆,梦寐荒唐亦感恩。
寂寂花时闭院门,空留莺语到黄昏!
蓬莱阙下长相忆,梦寐荒唐亦感恩。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身处深宫的女子在春花凋零之时,闭门独处,只能听到黄莺的啼鸣陪伴至黄昏的孤寂情景。"寂寂花时闭院门",开篇即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哀愁的氛围,花开花落,时光流转,却无人相伴,只有自然界的生灵为她作伴。"空留莺语到黄昏",黄莺的啼鸣虽美,却也徒增了她的孤独感,直到夜幕降临,这份寂静与孤独仍未散去。
接着,诗人通过"蓬莱阙下长相忆"一句,将读者的思绪引向更深层次的情感世界。蓬莱阙,古代神话中的仙境,此处借指深宫,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或已逝美好事物的深深怀念。"梦寐荒唐亦感恩",即便是梦境中荒诞不经的情景,她也能从中感受到一丝慰藉和感激,或许是对过往美好时光的追忆,或许是对于生命中哪怕微小幸福的珍惜。
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深宫女子的内心世界,通过对自然景象和梦境的描绘,深刻地揭示了她内心的孤独、怀念以及对生活的复杂情感。语言简洁而富有意境,情感真挚动人,是晚清时期宫怨题材诗歌中的佳作。
洪水未必能流山,别岛安得居人间。
扶桑夜半光吐焰,铜龙白昼飞尘寰。
初闻其事惊且异,传言岂或流千蛮。
试将图牒为考订,山中记载皆班班。
扶藜喜作山中行,胜处不复愁天悭。
楼台自是人隔绝,峰岫直与天回环。
凭虚搜冥一眺望,日观朱明两山向。
乃知云浮山更浮,二山总在三山上。
从来凡眼不见识,怪怪奇奇千万状。
我疑灵窦皆国宝,不待山人留心匠。
丹崖佛迹直末耳,天巩名山世基仗。
干戈昔为闻马嵬,有坛百尺那能开。
坐中一笑失道士,国势随灭如烟埃。
清庙祀典岁岁举,庆基福地源源来。
愿将此山比南山,歌诗直纪山之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