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江月满秋潮大,江上行人待潮过。
别离休说渡江难,半日顺风船稳坐。
楚江茫茫葭菼平,使君来时雄雉鸣。
子弟从军隔江去,几家犹住夕阳城。
水田虽荒饭常足,芡米夜舂二十斛。
谁道繁华不及前,户无征税官无狱。
渡江渡江君莫留,江北乐似江南秋。
秋江月满秋潮大,江上行人待潮过。
别离休说渡江难,半日顺风船稳坐。
楚江茫茫葭菼平,使君来时雄雉鸣。
子弟从军隔江去,几家犹住夕阳城。
水田虽荒饭常足,芡米夜舂二十斛。
谁道繁华不及前,户无征税官无狱。
渡江渡江君莫留,江北乐似江南秋。
这首《秋江曲送顾使君》由明代诗人高启所作,描绘了秋天江面上的壮丽景色与送别之情,同时蕴含着对地方治理的赞美和对百姓生活的关怀。
首句“秋江月满秋潮大”,以满月映照下的秋江潮水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阔的氛围。接着“江上行人待潮过”一句,描绘了江边等待潮水退去的行旅之人的场景,隐含着对远方旅程的期待与不安。
“别离休说渡江难,半日顺风船稳坐。”这两句表达了对别离的淡然态度,即使渡江之路艰难,但借助顺风之力,船只也能平稳航行,暗示了困难总有克服之时,同时也体现了对友人旅途安全的关切。
“楚江茫茫葭菼平,使君来时雄雉鸣。”这里通过楚江的广阔和平静,以及雄雉的鸣叫,渲染出使君到来时的庄重与祥和,展现了地方官员莅临时的威仪与和谐景象。
“子弟从军隔江去,几家犹住夕阳城。”描述了战争背景下,年轻人离开家乡从军,留下的是夕阳下孤独的城镇,流露出对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的感慨。
“水田虽荒饭常足,芡米夜舂二十斛。”尽管农田荒芜,但百姓仍能依靠芡实等作物维持生计,展现出在困境中人们自给自足的生活智慧。
“谁道繁华不及前,户无征税官无狱。”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秩序安定、百姓生活富足的赞美,强调了与过去相比,现今社会更加繁荣稳定,没有苛捐杂税和冤狱,体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治理成效的认可与欣赏。
整体而言,《秋江曲送顾使君》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还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赞美,是一首兼具艺术美感与时代价值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