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秋江曲送顾使君》
《秋江曲送顾使君》全文
明 / 高启   形式: 乐府曲辞

秋江月满秋潮大,江上行人待潮过。

别离休说渡江难,半日顺风船稳坐。

楚江茫茫葭菼平,使君来时雄雉鸣。

子弟从军隔江去,几家犹住夕阳城。

水田虽荒饭常足,芡米夜舂二十斛。

谁道繁华不及前,户无征税官无狱。

渡江渡江君莫留,江北乐似江南秋。

(0)
鉴赏

这首《秋江曲送顾使君》由明代诗人高启所作,描绘了秋天江面上的壮丽景色与送别之情,同时蕴含着对地方治理的赞美和对百姓生活的关怀。

首句“秋江月满秋潮大”,以满月映照下的秋江潮水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壮阔的氛围。接着“江上行人待潮过”一句,描绘了江边等待潮水退去的行旅之人的场景,隐含着对远方旅程的期待与不安。

“别离休说渡江难,半日顺风船稳坐。”这两句表达了对别离的淡然态度,即使渡江之路艰难,但借助顺风之力,船只也能平稳航行,暗示了困难总有克服之时,同时也体现了对友人旅途安全的关切。

“楚江茫茫葭菼平,使君来时雄雉鸣。”这里通过楚江的广阔和平静,以及雄雉的鸣叫,渲染出使君到来时的庄重与祥和,展现了地方官员莅临时的威仪与和谐景象。

“子弟从军隔江去,几家犹住夕阳城。”描述了战争背景下,年轻人离开家乡从军,留下的是夕阳下孤独的城镇,流露出对战争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的感慨。

“水田虽荒饭常足,芡米夜舂二十斛。”尽管农田荒芜,但百姓仍能依靠芡实等作物维持生计,展现出在困境中人们自给自足的生活智慧。

“谁道繁华不及前,户无征税官无狱。”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当前社会秩序安定、百姓生活富足的赞美,强调了与过去相比,现今社会更加繁荣稳定,没有苛捐杂税和冤狱,体现了诗人对当时社会治理成效的认可与欣赏。

整体而言,《秋江曲送顾使君》不仅描绘了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还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与赞美,是一首兼具艺术美感与时代价值的佳作。

作者介绍
高启

高启
朝代:明   字:季迪   号:槎轩   籍贯:江苏苏州   生辰:1336-1373

高启(1336-1374),汉族,元末明初著名诗人,文学家。字季迪,号槎轩,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高启才华高逸,学问渊博,能文,尤精于诗,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当时论者把他们比作“初唐四杰”。又与王行等号“北郭十友”。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擢户部右侍郎,力辞不受。
猜你喜欢

挽何见山二首

试手闻弦化,焦头谕檄驰。
鹏方从海运,鳌已戴山移。
虚哭玄元庙,还赓鹫领诗。
寥寥岛中客,不负故王知。

(0)

杂咏二首

帝历千年统,神州百代居。
但看今日事,莫信古人书。

(0)

辟地

四海风涛日,谁欤柱急流。
山东雄剧孟,蓟北化田畴。
气静天阍晚,星沉戍角秋。
如君关气数,宁不重嫠忧。

(0)

灵岩寺二首

马嵬锦袜战尘中,辱颈空余颈血红。
却是西施偏命好,国亡犹得嫁朱公。

(0)

发湖州二首

秋色频於客鬓加,归期犹自叹无涯。
行缠剩欠江湖债,未著袈裟已出家。

(0)

禽言·枭

人谁独无母,汝母良可悲。
汝饱讵几乎,亦有生子时。

(0)
诗词分类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亲情 音乐 宫怨 贬谪 相思 惜春
诗人
高似孙 吕渭老 崔涂 郑经 阮元 谭献 谢宗可 萧绎 王鹏运 陈子龙 屠隆 吴师道 余靖 赵孟坚 李洞 丁谓 姚广孝 沈一贯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