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泛清河》
《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泛清河》全文
宋 / 苏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南北无多水,崎岖未舍船。

何时好霖雨,是处有通川。

坟垄看书卷,兴亡指道边。

苍茫半秋草,犹复较愚贤。

(0)
翻译
南北两地之间没有太多水分,道路崎岖仍需乘船前行。
期盼何时能有充沛的雨水,让所有地方都能畅通无阻。
在坟墓和田垄间翻阅书籍,历史兴衰尽在路边指点。
茫茫田野上秋草覆盖了一半,依然能分辨出智者与愚者的足迹。
注释
南北:指地理位置的南北方向。
多:很多。
水:水分,这里指河流或水域。
崎岖:山路不平,形容地势难行。
舍船:离开船只。
好霖雨:大量而及时的雨水。
是处:所有的地方。
通川:畅通的河流。
坟垄:坟墓和田垄,代指乡村或野外。
书卷:书籍。
兴亡:历史的兴盛和衰败。
道边:路边。
苍茫:广阔而迷茫。
半秋草:秋天一半的草地。
犹复:仍然。
较:辨别。
愚贤:愚人与贤者。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泛清河》中的第四首。诗人通过描绘旅途中的景象,表达了对顺畅交通和雨水充足的期盼,同时也寓含了对历史兴衰的感慨以及对贤愚之别的审视。

"南北无多水,崎岖未舍船",诗人描述了道路虽不宽广,但河流交错,舟行尚需继续,暗示了旅途的艰辛与不便。

"何时好霖雨,是处有通川",他期盼着一场大雨,使得河流畅通,象征着社会和个人境遇的改善。

"坟垄看书卷,兴亡指道边",诗人将历史的兴衰变迁比作路边的书卷,暗示历史的痕迹和哲理就在眼前。

"苍茫半秋草,犹复较愚贤",最后两句以秋草的苍茫景色为背景,寓意世事如秋草般易变,而贤愚之分依然存在,引人深思。

整体来看,这首诗语言朴素,意境深远,既描绘了旅途见闻,又融入了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作者介绍
苏辙

苏辙
朝代:宋   字:子由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生辰:1039—1112年

苏辙(1039年3月18日—1112年10月25日),字子由,一字同叔,晚号颍滨遗老,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北宋文学家、诗人、宰相,“唐宋八大家”之一。嘉祐二年(1057年),苏辙登进士第,初授试秘书省校书郎、商州军事推官。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留守推官。此后随张方平、文彦博等人历职地方。宋哲宗即位后,获召入朝,历官右司谏、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等职。
猜你喜欢

南郊庆成口号二十首·其十七

子云无分从甘泉,留滞犹胜叙史迁。

瑞应可书郊祀志,熙功宜被奉常弦。

(0)

南郊庆成口号二十首·其十四

换辇登门捲御帘,侍中承制舍人宣。

凤书乍脱金鸡口,一派欢声下九天。

(0)

南郊庆成口号二十首·其十

衙前口号奏谐和,日映龙颜喜气多。

六辔暂停鸾辂稳,凤韶新奏庆成歌。

(0)

元夕被雨病中有感·其二

邻箫街鼓远相闻,犹忆天街五夜春。

二十年间游冶事,青灯闲照白头人。

(0)

读蔡绦杂书有感

私史由来不可冯,老奸危国亦危身。

赵奢既已明知子,石碏当求义灭亲。

铁马酿成天宝祸,铜驼空想汴都春。

九京未正鞭尸罪,尚欲欺天罔后人。

(0)

夏景.清风松下来

狭世清风少,清风不受催。

惟应松下有,肯向坐间来。

襟袖元如水,山林自少埃。

遂惊弘景宅,不是楚王台。

柳巷无人扫,柴门尽日开。

是谁前喝道,空遣鹤飞回。

(0)
诗词分类
泰山 闺怨 羁旅 奉和 赞颂 应制 离愁 伤春 忆昔 闺思 黄河 访友 劝勉 喜悦 竹子 客愁 写山 写鸟
诗人
王微 王贞白 徐灿 仓央嘉措 尤袤 黄任 瞿佑 陈廷敬 钱镠 姚燧 高骈 谭用之 崔道融 王庭筠 李瓒 顾非熊 包恢 羊士谔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