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射策,三十典军,四十暂归田,捧檄为高堂,莫怪北山笑我;
有宅一区,有田数亩,有书五万卷,携琴成旧约,曾从东海移情。
二十射策,三十典军,四十暂归田,捧檄为高堂,莫怪北山笑我;
有宅一区,有田数亩,有书五万卷,携琴成旧约,曾从东海移情。
这首诗以龚易图的《双骖园联》为载体,展现了其对人生不同阶段的深刻感悟与追求。首句“二十射策,三十典军,四十暂归田”,描绘了主人公从年轻时的科举入仕,到中年时的军旅生涯,再到晚年暂时回归田园生活的历程。这种人生轨迹的描述,既体现了传统士人的人生理想,也反映了对官场与自然生活的不同态度。
接着,“捧檄为高堂,莫怪北山笑我”一句,表达了主人公为了孝顺父母而放弃官场的机会,这一举动可能在旁人看来有些不理解或甚至有些遗憾,但主人公却无怨无悔,体现了他对家庭责任的重视和对亲情的珍视。
后半部分“有宅一区,有田数亩,有书五万卷,携琴成旧约,曾从东海移情”则进一步展示了主人公在归隐生活中的精神世界。他拥有一个舒适的居所,几亩田地,以及丰富的藏书,这些物质条件为他的精神生活提供了基础。携琴而行,似乎在寻找心灵的慰藉,曾经的东海之游,或许象征着他曾经的官场经历或是对远方世界的向往,现在则转化为对内心平静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主人公不同人生阶段的经历和选择,展现了从追求功名到回归自然、寻求内心平和的心路历程,体现了中国传统文人对理想生活状态的追求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