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河西斜月出高,数十大星悬树梢。
露下寒塘响枯苇,风惊栖鹘翻危巢。
睡醒呼取明烛坐,兴尽还将书卷抛。
山村漏刻本无据,卧听更人长短敲。
明河西斜月出高,数十大星悬树梢。
露下寒塘响枯苇,风惊栖鹘翻危巢。
睡醒呼取明烛坐,兴尽还将书卷抛。
山村漏刻本无据,卧听更人长短敲。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舟中的静谧景象与诗人内心的思绪。首句“明河西斜月出高”,以“明河”点明夜晚的背景,斜月高挂,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接着,“数十大星悬树梢”进一步渲染了夜空的辽阔与星辰的璀璨,仿佛将读者带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宇宙深处。
“露下寒塘响枯苇,风惊栖鹘翻危巢”两句,通过露水滴落寒塘的声音和风吹动枯苇的声响,以及惊扰栖息在高巢中的鹘鸟,细腻地描绘了夜晚自然界的细微动静,展现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与和谐之美。
“睡醒呼取明烛坐,兴尽还将书卷抛”则展示了诗人在舟中夜起后的活动。他从沉睡中醒来,点燃明烛,享受片刻的清醒与思考,但最终还是被“兴尽”所驱使,将手中的书卷轻轻放下,或许是在思考过后,感到心灵得到了满足,不再需要文字的引导。
最后,“山村漏刻本无据,卧听更人长短敲”以山村的漏刻(古代计时工具)为喻,暗示时间的流逝,而“更人”的敲击声则是夜晚特有的节奏,它既提醒着时间的推移,也伴随着诗人的思绪,让整个夜晚充满了生活的气息与情感的深度。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流露,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敏感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深刻探索,既有对宁静夜晚的赞美,也有对生活哲理的思考,是一幅生动的夜行舟中图,同时也是一次心灵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