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和梁签判颍州西湖十三题·其三碧澜堂》
《和梁签判颍州西湖十三题·其三碧澜堂》全文
宋 / 苏颂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歌]韵

北渚清泠十顷波,偶来凭槛意如何。

且观秋水蒙庄论,休听沧浪渔父歌。

(0)
注释
北渚:北方的小洲。
清泠:清澈冷冽。
十顷波:广阔的水面。
偶来:偶然来访。
凭槛:靠着栏杆。
意如何:心情如何。
秋水:秋天的湖水。
蒙庄论:指庄子的《庄子·秋水》篇,寓言哲理丰富。
休听:不要听。
沧浪渔父歌:出自《楚辞·渔父》,表达隐逸江湖的生活态度。
翻译
北渚的清水荡漾着十顷波涛,我偶然来到栏杆边,心情如何呢?
暂且欣赏秋天的水面,如同庄子的哲学,不要去听那沧浪之水中的渔夫唱出的歌谣。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的自然景象。开篇“北渚清泠十顷波”,“北渚”指的是北岸的水域,“清泠”形容水质清澈,“十顷波”则是形容湖面的波光粼粼,给人以广阔而又平和之感。紧接着“偶来凭槛意如何”,诗人偶尔来到湖边,靠在栏杆上,心中涌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

下片“且观秋水蒙庄论”,这里的“秋水”指的是秋天的湖水,平静而又深远,“蒙庄论”则是说湖水周围的景色被笼罩在一层淡淡的迷雾之中。最后“休听沧浪渔父歌”,诗人劝诫自己不要去聆听那远处渔人的歌声,保持内心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喧嚣的超脱,以及对内心平和的追求。语言简洁而不失丰富的情感色彩,是宋代词风的一种体现。

作者介绍
苏颂

苏颂
朝代:宋

(1020—1101)泉州同安人,徙居丹阳,字子容。苏绅子。仁宗庆历二年进士。知江宁。皇祐五年召试馆阁校勘,同知太常礼院。迁集贤校理,编定书籍。英宗即位,为度支判官。神宗立,擢知制诰,知审刑院,因奏李定拜官不合章法,落知制诰,出知婺州。元丰初,权知开封府,改沧州。奉旨编纂《鲁卫信录》。哲宗元祐初,除吏部尚书兼侍读,以邃于律历提举研制新浑仪。元祐七年拜右仆射兼中书侍郎,为相务使百官守法遵职,量能授任。后罢知扬州,徙河南。绍圣末致仕。有《苏魏公集》、《新仪象法要》、《本草图经》。
猜你喜欢

水调歌头·其三

门外可罗雀,长者肯来寻。

留君且住,听我一曲楚狂吟。

枉了闲烦闲恼,莫管闲非闲是,说甚古和今。

但看镜中影,双鬓已星星。人生世,多聚散,似浮萍。

适然相会,须索有酒且同倾。

说到人情真处,引入无何境界,惟酒是知音。

况有好风月,相对且频斟。

(0)

卜算子·其五

烘手熨笙簧,呵冻匀酥面。

闲向梅花树下行,拜月遥相见。

何处托春心,乐府流深怨。

却捻寒窗傍绮疏,恨极东风远。

(0)

送周堂长归慈溪寄何赞府

慈溪隔楚云,问不接鸿鳞。

因送还乡客,重怀佐邑人。

海明看出日,山晚倦行春。

料得双松下,吟成瘦鹤身。

(0)

山中秋兴

山户少曾扃,居贫易得清。

秋衣和月卧,溪茗杂云烹。

学字书红叶,看骚些落英。

从他头早白,心事本和平。

(0)

过莹公房

悟得楞伽理,尘函久不开。

游丝莹定石,驯雀下生台。

境寂从朝暮,心空了去来。

行看旧庭柏,自说少时栽。

(0)

演雅·其二

蜾蠃尧舜父子,鸿雁鲁卫弟兄。

斗蚁滕薛争长,狎鸥晋郑寻盟。

(0)
诗词分类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伤逝 泰山 闺怨 羁旅
诗人
陈子昂 范祖禹 舒邦佐 宋湘 袁中道 陈楠 葛长庚 赵湘 申时行 李世民 杨奂 海瑞 徐凝 冯延巳 夏完淳 张可久 曹邺 归有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