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捡故书得旧写真戏书》
《捡故书得旧写真戏书》全文
宋 / 周紫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杨柳春风濯濯枝,深惭张绪少年时。

期期尚有胸中意,种种真成鬓上悲。

暮四朝三心巳了,年头月尾老俱遗。

此中空洞今何有,曲尽周郎更不知。

(0)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周紫芝所作,名为《捡故书得旧写真戏书》。诗中以杨柳春风为引子,借物抒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青春不再的感慨。

首句“杨柳春风濯濯枝”,描绘出一幅春日里杨柳轻拂、春风和煦的画面,生动而富有生机。接着,“深惭张绪少年时”一句,诗人自比张绪,表达了对自己年轻时光的怀念与追忆。张绪是南朝梁代的名士,以风流倜傥著称,此处暗含诗人对往昔美好岁月的向往。

“期期尚有胸中意,种种真成鬓上悲。”这两句转折,诗人从对过去的怀念转向对现实的感慨。尽管心中仍有未了之事,但岁月无情,白发已生,青春不再,不禁让人感伤。

“暮四朝三心巳了,年头月尾老俱遗。”这里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将时间的流逝浓缩在“暮四朝三”和“年头月尾”之中,形象地表现了岁月匆匆,人生易老。诗人感叹自己心中的愿望虽多,但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切终将化为泡影。

最后,“此中空洞今何有,曲尽周郎更不知。”诗人进一步深化主题,指出在这空洞无物的世界里,即使是最美好的事物也终将消逝,就连像周瑜这样才华横溢的人物也无法完全理解生命的真谛。这句话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无法把握命运的无奈与感慨。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青春易逝、生命短暂的深切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消逝的哀愁与无奈。

作者介绍
周紫芝

周紫芝
朝代:宋   字:少隐   号:竹坡居士   籍贯:宣城(今安徽宣州市)   生辰:1082-1155

周紫芝(1082-1155年),字少隐,号竹坡居士,宣城(今安徽宣城市)人,南宋文学家。宋高宗绍兴十二年,中进士。十五年,为礼、兵部架阁文字。十七年(1147),为右迪功郎敕令所删定官,历任枢密院编修官、右司员外郎。二十一年(1151),出知兴国军(治今湖北阳新),后退隐庐山。交游人物主要有李之仪、吕好问、吕本中、葛立方以及秦桧等,曾向秦桧父子献谀诗。约卒于绍兴末年。
猜你喜欢

舟次淮阴呈邑令田望

狂吟醉约昔悠悠,衰病方谐散浪游。

蔬粥满杯供我饱,兰舟系岸判君留。

尘埃古刹寻遗篆,香火严祠谒故侯。

晚具不须烹赤鲤,聊凭别后作书邮。

(0)

题自画潇湘夜雨图

一片潇湘落笔端,骚人千古带愁看。

不堪秋著枫林港,雨阔烟深夜钓寒。

(0)

和邓友直

坐看嘉树溢枯流,快作南江汗漫游。

晓岸林峦光写镜,夜窗风露冷涵秋。

謏闻岂解论三豕,涩思真如曳九牛。

但喜维舟时接席,一篇珠玉胜封侯。

(0)

示端推单普

我是瘴岭跕,谁为青田真。

若使新羽燕,老鹰安得亲。

君行何方来,袖有三吴云。

访予堕珠玉,蛰户开青春。

无以答嘉赠,深衷宜重陈。

仲尼且待贾,至宝宜贵珍。

(0)

和杨秀才二首·其一

林下何所乐,放怀天地中。

青山供客眼,明月与君同。

静听蕉窗雨,閒披芰沼风。

未忘蒿目意,时一梦周公。

(0)

早发

早发六七里,前途曙未分。

渔舟依岸立,水碓隔溪闻。

独树支残月,空山半白云。

清晨那可驻,日出又如焚。

(0)
诗词分类
唐诗三百首 宋词三百首 幼儿必背 小学必背 初中必背 高中必背 秋天 菊花 梅花 春节 读书 七夕 春天 爱国 哲理 送别 端午节 思念
诗人
崔子向 封彦卿 乐昌公主 孙偓 刘羲叟 畅诸 吕让 裴耀卿 阎济美 郭茂倩 李宗勉 毕世长 傅光宅 李阳冰 祝钦明 蔡延庆 顾宸 钱肃乐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