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公吹玉笛,倜傥流英音。
风吹绕钟山,万壑皆龙吟。
王子停凤管,师襄掩瑶琴。
馀韵度江去,天涯安可寻。
韩公吹玉笛,倜傥流英音。
风吹绕钟山,万壑皆龙吟。
王子停凤管,师襄掩瑶琴。
馀韵度江去,天涯安可寻。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在金陵举行的雅集,诗人李白以精彩的笔触捕捉了现场的意境。开篇“韩公吹玉笛,倜傥流英音”即设置了高雅脱俗的艺术氛围,“倜傥”一词形容声音之美好,不仅是耳目的一大享受,更是一种精神上的共鸣。
接下来的“风吹绕钟山,万壑皆龙吟”则将自然界与人为的声音巧妙结合,形成了一幅动静皆宜的画面。风吹过钟山,使得山谷间回荡着类似龙吟般的笛声,营造出一种神秘而又宏大的境界。
“王子停凤管,师襄掩瑶琴”一句,展示了场上其他乐器的演奏者也纷纷停止吹奏或轻抚弦索,以示对韩公笛声的敬意。这里不仅表现了乐曲的震撼力,更透露出一种文化艺术上的交流和尊重。
最后,“馀韵度江去,天涯安可寻”则描写了音乐余韵随着江水流逝,而这种美好的声音似乎可以追寻至天涯。这里“天涯”不仅是地理位置的极限,更象征着心灵的彼岸和艺术的永恒。
整首诗通过对场景、声音和情感的精细描绘,展现了李白独特的艺术魅力和他对于美好事物无比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