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叶干,菊枝残。山林已摇落,霜露不胜寒。
东风传得春消息,一树梅花雪里看。
枫叶干,菊枝残。山林已摇落,霜露不胜寒。
东风传得春消息,一树梅花雪里看。
这首诗描绘了深秋时节的凄美景象,通过枫叶、菊花、山林、霜露等自然元素,营造出一种萧瑟而又不失生机的氛围。诗人以“枫叶干,菊枝残”开篇,点明了季节的转换,枫叶干枯,菊花凋零,暗示着秋天的结束和冬天的临近。接着,“山林已摇落,霜露不胜寒”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冷清与寂寥,霜露在寒冷中显得更加刺骨,凸显了自然界的严酷。
然而,诗人的笔触并未停留在哀愁之上,而是转向了一抹温暖与希望——“东风传得春消息,一树梅花雪里看”。东风带来了春天的消息,即使是在白雪覆盖的冬日,一树梅花依然傲然绽放,预示着新生与复苏。这种对比,不仅展现了自然界循环往复的生命力,也寄托了诗人对未来的乐观期待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表达了对季节更替的感慨,以及在严冬中寻找希望与生机的主题,体现了诗人深刻的生命哲学思考。
造物有无宗元疑,石中鱼形谁所为。
雕琢不到绘难挥,又匪其中置鲲鲕。
擘开纹理纷镂奇,鬐甲刻画噞喁姿。
永免丽罶及粘徽,漫虑溉釜脍银丝。
琴高仙驾或其遗,不然善眩如条枝。
殖瓜种树幻术施,冠凫秋化石不移。
元王沉璧洛水涯,化玉未闻仍孕其,湘乡奇踪向谓虚。
事必有偶今始知,诡谈诧迹序若斯。
折中理气繄予思,是地昔必潦水滋。
水退鱼存僵淤泥,岁久土变石理宜。
试看易剖片片披,宛然藻潜还浪吹。
寓形得所寿可期,磨而不磷涅不缁。
制屏堪陈笋席垂,兆维丰年念在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