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信东南天也漏,川原渺渺都平。
愁闻檐溜短长声。乌慵兔怯,那肯任为晴。
了事棕蓑披欲绽,青苔坐满南屏。
朝朝望阙眼双清。阳开阴闭,元后亶聪明。
不信东南天也漏,川原渺渺都平。
愁闻檐溜短长声。乌慵兔怯,那肯任为晴。
了事棕蓑披欲绽,青苔坐满南屏。
朝朝望阙眼双清。阳开阴闭,元后亶聪明。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罗钦顺所作,名为《久雨次韵吴宁庵小词二首(其一)临江仙》。诗中描绘了长时间连绵不断的雨水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愁绪与对晴天的渴望。
首句“不信东南天也漏”,以夸张的手法表达了对持续降雨的不解和惊讶,仿佛天空在东南方向破了一个洞,雨水不断地倾泻而下。接着,“川原渺渺都平”描绘了雨水将大地淹没的情景,一片平坦无垠的景象,展现了雨水之多。
“愁闻檐溜短长声”一句,通过描述屋檐滴水的声音,营造出一种愁绪弥漫的氛围。这里的“檐溜”指的是屋檐滴下的雨水,其“短长声”暗示着时间的流逝和内心的焦虑。
“乌慵兔怯,那肯任为晴”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乌鸦和兔子赋予了慵懒和恐惧的情绪,形象地表现了它们对于晴天的避让,进一步强调了连续降雨的状况。
“了事棕蓑披欲绽,青苔坐满南屏”描绘了雨后景象,棕蓑衣因为雨水的浸透而几乎要破裂,青苔则在南屏上蔓延生长,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变迁。
最后,“朝朝望阙眼双清。阳开阴闭,元后亶聪明”表达了诗人对晴天的期待和对自然规律的理解。其中,“朝朝望阙”意味着每天都在期盼晴天的到来,“眼双清”形容心情的愉悦和清澈。“阳开阴闭”则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阳光的出现与云雨的遮蔽交替进行。“元后亶聪明”可能是指自然界的主宰或神灵,暗示着对自然规律的尊重和对未来的希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连续降雨的感慨以及对晴天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规律的深刻理解与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