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夜宿瑶宫,云开天柱峰。
千岩空洞月,万籁古坛松。
仙驭闻鸣鹤,琅舆想六龙。
朝元步虚罢,祥吹引林中。
清夜宿瑶宫,云开天柱峰。
千岩空洞月,万籁古坛松。
仙驭闻鸣鹤,琅舆想六龙。
朝元步虚罢,祥吹引林中。
这首诗描绘了夜晚在瑶宫中的宁静景象,以及对仙境的向往与想象。首句“清夜宿瑶宫,云开天柱峰”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仿佛读者已置身于仙境之中,与世隔绝,只有清冷的夜色和远处的天柱峰相伴。接着,“千岩空洞月,万籁古坛松”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神秘,月光洒在千岩之上,松涛在古坛间回响,构成了一幅动人心魄的画面。
“仙驭闻鸣鹤,琅舆想六龙”则将读者的思绪带入到传说中的仙境,想象着仙人驾鹤而来,乘坐着装饰华丽的车舆,这不仅增加了诗歌的浪漫色彩,也体现了诗人对于仙境生活的向往。最后,“朝元步虚罢,祥吹引林中”以一种平和而略带神秘的语气收尾,暗示着仙境中的仪式结束,祥和之风吹拂林间,给人以心灵的慰藉和满足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想象,成功地构建了一个既真实又超脱的仙境世界,让读者在阅读中仿佛亲身体验了一次超越现实的旅行,感受到了自然之美与人文之美的和谐统一。
昔我为近臣,君常稀到门。
今我官职冷,君君来往频。
我受狷介性,立为顽拙身。
平生虽寡合,合即无缁磷。
况君秉高义,富贵视如云。
五侯三相家,眼冷不见君。
问其所与游,独言韩舍人。
其次即及我,我愧非其伦。
胡为谬相爱,岁晚逾勤勤?
落然颓檐下,一话夜达晨。
床单食味薄,亦不嫌我贫。
日高上马去,相顾犹逡巡。
长安久无雨,日赤风昏昏。
怜君将病眼,为我犯埃尘。
远从延康里,来访曲江滨。
所重君子道,不独愧相亲。
春来有色暗融融,先到诗情酒思中。
柳岸霏微浥尘雨,杏园澹荡开花风。
闻君独游心郁郁,薄晚新晴骑马出。
醉思诗侣有同年,春叹翰林无暇日。
云夫首唱寒玉音,蔚章继和春搜吟。
此时我亦闭门坐,一日风光三处心。
[云夫、蔚章同年及第。
时余与蔚章同在翰林。
]
世间生老病相随,此事心中久自知。
今日行年将七十,犹须惭愧病来迟。
方寸成灰鬓作丝,假如强健亦何为。
家无忧累身无事,正是安闲好病时。
李君墓上松应拱,元相池头竹尽枯。
多幸乐天今始病,不知合要苦治无?
[李、元皆予执友也。
杓直少予八岁,即世已九年。
微之少予七年,薨已八年矣。
今予始病,得非幸乎。
]目昏思寝即安眠,足软妨行便坐禅。
身作医王心是药,不劳和扁到门前。
交亲不要苦相忧,亦拟时时强出游。
但有心情何用脚,陆乘肩舆水乘舟。
衰病四十身,娇痴三岁女。
非男犹胜无,慰情时一抚。
一朝舍我去,魂影无处所。
况念夭札时,呕哑初学语。
始知骨肉爱,乃是忧悲聚。
唯思未有前,以理遣伤苦。
忘怀日已久,三度移寒暑。
今日一伤心,因逢旧乳母。
与尔为父子,八十有六旬。
忽然又不见,迩来三四春。
形质本非实,气聚偶成身。
恩爱元是妄,缘合暂为亲。
念兹庶有悟,聊用遣悲辛。
暂将理自夺,不是忘情人。
仆本儒家子,待诏金马门。
尘忝亲近地,孤负圣明恩。
一旦奉优诏,万里牧远人。
可怜岛夷帅,自称为使君。
身骑牂牁马,口食涂江鳞。
暗淡绯衫故,斓斑白发新。
是时岁二月,玉历布春分。
颁条示皇泽,命宴及良辰。
冉冉趋府吏,蚩蚩聚州民。
有如蛰虫鸟,亦应天地春。
薰草席铺座,藤枝酒注樽。
中庭无平地,高下随所陈。
蛮鼓声坎坎,巴女舞蹲蹲。
使君居上头,掩口语众宾。
勿笑风俗陋,勿欺官府贫。
蜂巢与蚁穴,随分有君臣。
废村多年树,生在古社隈。
为作妖狐窟,心空身未摧。
妖狐变美女,社树成楼台。
黄昏行人过,见者心裴回。
饥雕竟不捉,老犬反为媒。
岁媚少年客,十去九不回。
昨夜云雨合,烈风驱迅雷。
风拔树根出,雷劈社坛开。
飞电化为火,妖狐烧作灰。
天明至其所,清旷无氛埃。
旧地葺村落,新田辟荒莱。
始知天降火,不必常为灾。
勿谓神默默,勿谓天恢恢。
勿喜犬不捕,勿夸雕不猜。
寄言狐媚者,天火有时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