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读诗》
《读诗》全文
清 / 周馨桂   形式: 古风

苏李接风骚,继作代有人。

伊余无他好,嗜此如饮醇。

溯源风骚前,步趋汉魏尘。

于晋得彭泽,徐庾非同伦。

于唐李杜韩,瓣香谨为焚。

诗本六经一,于道讵非尊。

世人誇淫靡,我情非所存。

俯仰今古同,徒此挹清芬。

(0)
鉴赏

这首诗《读诗》由清代诗人周馨桂所作,其内容表达了对古代诗歌的崇敬与热爱,以及对现代诗歌创作的反思。

诗中首先提到“苏李接风骚”,意指苏轼和李煜继承了《诗经》和《楚辞》的传统,引领了文坛风气。接着,“继作代有人”表明后世不断有人继续创作,传承这一文学传统。

诗人自谦“伊余无他好,嗜此如饮醇”,表示自己对诗歌的爱好如同喜爱醇酒一般深厚。接下来,“溯源风骚前,步趋汉魏尘”说明他追溯诗歌源头,学习并追随先秦至汉魏时期的诗歌风格。

“于晋得彭泽,徐庾非同伦”则指出在晋代,他找到了自己的精神导师陶渊明(字元亮,号彭泽),而对南朝齐梁时期的徐陵和庾信的作品则保持距离,显示出他对不同诗歌流派的偏好。

“于唐李杜韩,瓣香谨为焚”表明诗人对唐代李白、杜甫和韩愈的诗歌作品有着极高的敬意,愿意以他们为榜样,进行深入的学习和模仿。

“诗本六经一,于道讵非尊”强调诗歌是儒家经典的一部分,体现了道德和哲学的深刻内涵,因此在诗人看来,诗歌的地位不可小觑。

最后,“世人誇淫靡,我情非所存”批评了当时社会上流行的浮夸和靡丽的诗歌风格,并表示自己并不认同这样的创作倾向。诗人认为,真正的诗歌应该反映真实情感,具有高尚的道德追求。

“俯仰今古同,徒此挹清芬”总结道,无论古今,优秀的诗歌都应具备高雅的情操和深邃的思想,诗人通过阅读和欣赏这些作品,汲取了其中的精华。

整首诗展现了诗人对古典诗歌的深厚感情和独到见解,同时也反映了他对诗歌艺术的深刻思考和批判性态度。

作者介绍

周馨桂
朝代:清   字:小山   籍贯:顾山

字小山,诸生。顾山人。生于道光六年。深于经学,诗学三唐,擅书艺,工诗词。著有养斋诗文集五卷。邑志传儒林。
猜你喜欢

题山中所有

石芥藓麻紫蕨薇,破头巾骨山栀垂。

火流金铄锦袄子,霜降木落玉面狸。

猪耳蕈供黄粟饭,猫头笋煮红豆糜。

泉声鸟语和音乐,山翁乐处无人知。

(0)

咏十器·其二鹤骨笛

长颈中虚发妙音,秋风一曲《水龙吟》。

唤回城郭千年梦,吹断云霄万里心。

楚水棹閒修竹老,孤山春去落梅深。

此时消尽扬州兴,只有山阳泪满襟。

(0)

臂篝

筠篝编织作中虚,穿臂农夫护若肤。

不似舞姬华宴上,巧笼衣袖络珍珠。

(0)

题盘谷图

千厓苍苍倒石悬老桧,下瞰空阔森白根。

上有萦络斜下之瀑泉,下有缥缈半出之窗轩。

忽然渔舟散浦溆,疑是秦人桃花之仙源。

丛林尽处长堤绕,柳外沙边行客少。

汀烟漠漠不成雨,汀树疏疏似飞鸟。

依稀水槛知谁家,疑是唐人洗药之温日。

问君此地何处寻,可买不惜捐千金。

君言此亦盘谷境,我已先从画中隐。

嗟君才气何堂堂,胸藏霖雨未八荒。

平明走马入黄阁,日晏文书纷雁行。

峨峨奎章九天上,白日旌旗下仙仗。

秋风插翮高颉颃,虽有此境何由往。

丈夫英气多难攀,九环宝带怀青山。

辋川墅,龙门滩,会买青鞋待君还。

(0)

山家

山中烟明明,山下泉曲曲。

书声出疏林,枫叶半茅屋。

檐敖曝绵枲,园疃纵鸡畜。

寄言避世人,如此亦可足。

(0)

古诗六章送王君冕归陕西·其四

狂风卷茅屋,遥见溪上山。

人生有遇合,离别何足叹。

黄鹄将西归,临水振羽翰。

我有双明珠,置之青云端。

朝朝复暮暮,照君千里还。

(0)
诗词分类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悼亡 叙事 除夕 怀远 托物言志 七夕节 乐观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诗人
蒋士铨 陆佃 范仲淹 释敬安 吴镇 王廷相 沈与求 苏洵 吕南公 朱敦儒 王国维 屈原 梁启超 骆宾王 纳兰性德 颜真卿 韦庄 皇甫冉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