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庭阶长绿苔,故人久不过茅斋。
每思旧事如春梦,聊寄新诗慰老怀。
窗下授经高弟读,柳边唤渡小舟来。
何时结屋依东郭,相与论文日往回。
雨后庭阶长绿苔,故人久不过茅斋。
每思旧事如春梦,聊寄新诗慰老怀。
窗下授经高弟读,柳边唤渡小舟来。
何时结屋依东郭,相与论文日往回。
这首元代诗人叶兰的《和卢相公见寄》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雨后庭院的静谧景象,以及对故人的思念之情。诗中通过“雨后庭阶长绿苔”一句,生动地展现了雨后庭院的清新与生机,绿苔在湿润的空气中蔓延,为画面增添了几分自然的韵律美。接着,“故人久不过茅斋”表达了诗人对老友的怀念,虽未相见,但心中的情感却如同雨后的绿苔般深沉而持久。
“每思旧事如春梦,聊寄新诗慰老怀。”这两句诗将对往事的回忆比作春日的梦境,既温馨又略带一丝淡淡的哀愁,通过写诗来寄托对过去的怀念,也体现了诗人面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接下来,“窗下授经高弟读,柳边唤渡小舟来。”描绘了诗人日常生活中宁静而雅致的画面,学生在窗下读书,小舟在柳岸边等待,这样的场景充满了学习与生活的和谐氛围。
最后,“何时结屋依东郭,相与论文日往回。”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希望能在东郭之地建屋,与朋友一起探讨学问,过上闲适而充满智慧的生活。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也流露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与向往。
承平池馆,梦绕西湖路。
应恨我来迟,蓦惊回、佳期细数。
吟箫倦倚,无复谱当年,明月在,暗尘流,不为行云驻。
游情画舸,寂寞从朝暮。
谁念畏登临,堕西风、颓然废圃。
人家门巷,燕子欲归时,怀故国,想平居,休问闲歌舞。
金屋多娇,玉容无主,心事看秋如醉。正雨酥云腻。
有素月、漫约黄昏临砌。
送春余艳在,流尘溅、泪痕暗里。
婵娟俱冷,也要数点微微雪意。何似。
懒困倚东阑,拚却良辰自睡。
故国青旗,深宫玉笛,去情全背。
如梦寻到顿失,过眼青芜地。
相逢红叶伴,犹问新枝嫩子。
雨蹙幽花,日催残燕,梦觉小楼高枕。
余薰翠被,泛恨红波,柳下系骢寒噤。
妆点澄江素罗,银宇光摇,蓝壶冰浸。
渐天风湿袂,琼瑰盈把,烂逾机锦。
凭细续、断绪茸窗,连环珠腕,怕说旧情衰寝。
商量韵叶,依约吹芦,烛泪替人慵甚。
容易重阳又来,吟鬓霜新,歌眉愁沁。
付哀蝉与诉,不记梅娇姓沈。
酴醾开候。早春光过了,芳时难觏。
手折花枝将面映,天气恼人依旧。
讶粉成团,疑冰簇水,好景须将就。
销魂鬓影,轻衫红晕罗袖。
山馆此日闲情,词翻玉井,似莺簧微溜。
我亦工愁簪笔久。自卷珠帘清昼。
一样婵娟,者般憔悴,空把闲情逗。
日长人静,闭门清簟相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