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过秦楼.六禾邮示此调,依韵报之》
《过秦楼.六禾邮示此调,依韵报之》全文
清 / 陈洵   形式: 词

雨蹙幽花,日催残燕,梦觉小楼高枕。

余薰翠被,泛恨红波,柳下系骢寒噤。

妆点澄江素罗,银宇光摇,蓝壶冰浸。

渐天风湿袂,琼瑰盈把,烂逾机锦。

凭细续、断绪茸窗,连环珠腕,怕说旧情衰寝。

商量韵叶,依约吹芦,烛泪替人慵甚。

容易重阳又来,吟鬓霜新,歌眉愁沁。

付哀蝉与诉,不记梅娇姓沈。

(0)
鉴赏

这首《过秦楼·六禾邮示此调,依韵报之》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词人陈洵所作。词中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雨打落花朵、残燕归巢的秋景,以及主人公在小楼中醒来后的孤寂心情。"余薰翠被,泛恨红波",写的是残留的香气和泛起的波纹,寓含了淡淡的哀愁。"柳下系骢寒噤",借马匹的颤抖传达出词人的冷意。

接下来,词人将目光转向窗外,澄江如镜,月光摇曳,夜空如冰,营造出清冷的氛围。"琼瑰盈把,烂逾机锦",以瑰丽的比喻形容景色之美,但又暗示着时光易逝,人事如梦。

词人的情感在"细续断绪"和"怕说旧情衰寝"中流露,表达了对过去的怀念和对当前情感状态的忧虑。"商量韵叶,依约吹芦",运用音乐和自然景象寄托情感,而"烛泪替人慵甚"则以物拟人,写出词人心境的消沉。

最后,词人感叹重阳节又至,岁月匆匆,自己已添白发,歌喉也带上了忧愁。他将哀愁托付给哀鸣的蝉,暗示着无尽的思念,而"不记梅娇姓沈"则留下了一丝神秘的女子形象,增添了词的朦胧美。

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抒情,情感深沉,语言优美,体现了陈洵独特的词风。

作者介绍

陈洵
朝代:清   字:述叔   生辰:1871—1942

陈洵,字述叔,别号海绡,是广东江门市潮连芝山人(前属新会县潮连乡),生于清朝同治十年(1871年)。
猜你喜欢

春日游燕子矶

古称秉烛游,行乐恐迨暮。

策驾寻名山,居然得真趣。

展宇开霁旭,熙阳敛昏雾。

云锦被奇峰,水镜含芳树。

眷兹风日佳,开觞藉兰杜。

颇怀披襟友,诸美难具晤。

流莺稍出谷,飞花已盈路。

畅哉人境外,屏迹遗世故。

勿为京洛士,缁尘染衣素。

(0)

游仙

有道百灵初,无名万物始。

九气炼中和,三元谢甲子。

化升随感迁,清越彻表里。

玄圃御斑麟,丹丘乘赤鲤。

左拍浮丘肩,右蹑羡门趾。

山成数寸尘,海无三尺水。

长啸宇宙外,超然得不死。

(0)

秋夜寄陆子和

揽衣步前除,白露被高桐。

枝叶莽零落,大地回悲风。

明月起夕愁,东壁鸣寒虫。

四时一何速,天地无终穷。

嗟彼客游子,终岁常飘蓬。

十月寒无衣,薇藿腹不充。

何事不归来,孤此青桂丛。

欲寄尺素书,不见双飞鸿。

(0)

寄王冉山

清商凉气肃,白露瘁庭柯。

美人去极浦,一夕秋风多。

言念燕婉情,携手南山阿。

为乐苦不周,良游忽蹉跎。

瞻彼松柏枝,引蔓附女萝。

而我同心侣,怅别情如何。

(0)

早行舟中有作

荒鸡一再号,东方渐生白。

众星尚骈罗,天宇黯以黑。

晨光正蒙昧,莫辨河山色。

舟行趁潮长,宁费牵挽力。

芦汀雁惊起,鸣声何呖呖。

轻飙拂涯树,凉露时一滴。

前村灯火明,茅屋疏林隔。

篷窗揽衣坐,悠然忘盥栉。

宵征自可怡,此景更奇特。

(0)

拟古二首·其二

黄鸟鸣春阳,流芳满西园。

攀条日已暮,怅惋不能言。

禦寒必童裘,涉道须双辕。

离居非君子,何以解忧烦。

烦忧日已积,佳期日已失。

思君如蓬莱,可望不可即。

区区倘见察,憔悴甘自毕。

(0)
诗词分类
中秋节 田园 山水 思乡 夏天 爱情 元宵节 母亲 战争 劳动 励志 清明节 老师 冬天
诗人
何基 王诜 张旭 曾布 黎士弘 刘仁本 陈洪绶 马致远 李朴 张仲素 高其倬 柳恽 聂夷中 胡安国 翁森 宗楚客 詹敦仁 邢参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