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底江山不浪开,小楼占此是天裁。
光流南极窗前枕,春满东溟掌里杯。
碧玉久亡今复见,白云朝出暮还来。
梅花又报罗浮信,月上江门载影回。
脚底江山不浪开,小楼占此是天裁。
光流南极窗前枕,春满东溟掌里杯。
碧玉久亡今复见,白云朝出暮还来。
梅花又报罗浮信,月上江门载影回。
这首明代诗人陈献章的《次韵伍南山贺碧玉楼新成(其一)》描绘了一幅宁静而雅致的画面。首句“脚底江山不浪开”暗示碧玉楼矗立于稳固之地,仿佛自然天成,稳如江山。接下来的“小楼占此是天裁”进一步强调了楼阁选址的独特和造物主般的巧妙。
“光流南极窗前枕,春满东溟掌里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形容光线从南窗洒落,如同春光般温暖,充满生机,而春天的气息仿佛能盈满杯中,令人感受到空间的广阔与时光的流转。
“碧玉久亡今复见,白云朝出暮还来”表达了对碧玉楼重建的欣喜,碧玉象征着贵重与美好,如今得以重现,而白云的朝出暮归则寓意着永恒与宁静。
最后两句“梅花又报罗浮信,月上江门载影回”以梅花报春和月影倒映江面的意象,增添了诗意,暗示着诗人与友人伍南山在新楼中共享美景,期待着新的消息和美好的未来。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象征,展现了碧玉楼的优雅与诗人的情感寄托,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对于生活情趣和自然之美的独特欣赏。
白头道士骑一鹤,手把青莲下寥廓。
人间又见海田枯,十丈黄尘没城郭。
昔年服事茅长君,能役鬼神呼风云。
下为群生扫旱沴,雨工驱起如羊群。
阴雷填填天欲怒,灵飙吹旗紫坛暮。
书入重关虎豹开,璧沉古井蛟龙护。
须臾甘澍何滂沱,十日不雨应无禾。
祠官空为大雩舞,觋女羞作迎神歌。
明朝师归定何许,云里悬珠火如黍。
更烦夜起把天瓢,翻作东南洗兵雨。
昔闻安期生,飘飖入秦京。
上书三月初报罢,拂袖去作蓬莱行。
却笑叔孙通,俯仰咸阳城。
长生亦何补,身后留空名。
何似长安少年客,天柱峰头煮白石。
朝辞猿鹤下云中,暮逐夔龙侍君侧。
绣衣乘骢马,蹀躞台城下。
爱道心不忘,归来坐清夜。
太平天子亲斋祭,新擢祠官捧圭币。
紫坛醮火晓如星,独着衮衣朝上帝。
翻思旧隐地,石室生青苔。
来时壁上苍龙剑,七星剥落空尘埃。
丹砂不复化,萝衣谁更裁。
人生穷达会有命,何须千岁如婴孩。
草衣木食苦复苦,王乔偓佺安在哉!
寄语空山旧泉石,不须为我生悲哀。
功名倘遂乞身愿,万里青天骑鹤来。
《丘大卿天柱峰图》【元·张羽】昔闻安期生,飘飖入秦京。上书三月初报罢,拂袖去作蓬莱行。却笑叔孙通,俯仰咸阳城。长生亦何补,身后留空名。何似长安少年客,天柱峰头煮白石。朝辞猿鹤下云中,暮逐夔龙侍君侧。绣衣乘骢马,蹀躞台城下。爱道心不忘,归来坐清夜。太平天子亲斋祭,新擢祠官捧圭币。紫坛醮火晓如星,独着衮衣朝上帝。翻思旧隐地,石室生青苔。来时壁上苍龙剑,七星剥落空尘埃。丹砂不复化,萝衣谁更裁。人生穷达会有命,何须千岁如婴孩。草衣木食苦复苦,王乔偓佺安在哉!寄语空山旧泉石,不须为我生悲哀。功名倘遂乞身愿,万里青天骑鹤来。
https://shici.929r.com/shici/WFQqbWlYX.html
大髯袖中有庐岳,岚气喷人寒色薄。
出赠生绡一幅图,云是小髯之所作。
我尝游君伯仲间,仲今已矣空见山。
画中无限磐礴意,使我坐见愁满颜。
重崖复涧迷樵路,杳杳烟萝昼如暮。
溪阁风生醉客眠,野桥月出归僧度。
枥林蒙密枫林高,深处似有猩鼯号。
满空云冻动秋思,飞泉落日何萧骚。
挥毫若此难再得,白鹤何时返乡国。
良工自古多苦心,留赏人间赖遗墨。
南宫北苑皆已仙,此图与之当并传。
坐嗟存殁意难报,作歌愧匪琼瑶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