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酬华樗林见寄韵》
《酬华樗林见寄韵》全文
明 / 王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可笑先生七十馀,年时宿习未能除。

閒身寂寞难忘酒,老眼昏花不废书。

半榻秋声吟细细,一樽灯影鬓疏疏。

几番欲得相寻去,尚恐嫌人识隐居。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逾七旬的先生,虽已年迈,却难以摆脱年轻时的习性,对酒和书仍旧情有独钟。他生活简朴而寂寞,但依然在秋夜的寂静中细吟诗句,借着灯影下微薄的酒香,梳理着稀疏的鬓发。诗人表达了想要探访这位隐士的渴望,却又担心自己的出现会打扰到对方的隐居生活。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老者的孤独与对知识的热爱,以及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尊重。

作者介绍
王绂

王绂
朝代:明

王绂, 明初大画家,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画竹兼收北宋以来各名家之长,具有挥洒自如、纵横飘逸、清翠挺劲的独特风格,人称他的墨竹是“明朝第一”。永乐元年(1403年)开始参与编纂《永乐大典》。永乐十年拜中书舍人,派往北京,从事迁都的筹备工作。永乐十一年、十二年,两次随明成祖朱棣北巡,期间创作著名的《燕京八景图》。他绘画擅长山水,尤精枯木竹石。其山水画兼有王蒙郁苍的风格和倪瓒旷远的意境,对吴门画派的山水画有一定影响。但他不肯轻作山水画,故后人有“舍人风度冠时流,笔底江山不易求”的诗句。
猜你喜欢

跋袁起岩所藏后湖帖并遗像一轴诗中语皆檃括帖中语也

先生向来落异县,故人十载不相闻。

归来不但荒三径,点检松菊无一存。

裹轮加璧岂不好,朝廷礼数优遗老。

红旗黄纸久罢休,青山白云苦死留,咫尺西冈归未得。

只待桃花水生半篙碧,便拿短艇归结茅,共寻赤松与黄石。

风烟之表非人间,别有天地宽且闲。

周山卖却不要钱,袁家送酒一破颜。

犹嫌孤斟太落莫,更觅高人共杯杓。

银钩四纸墨尚鲜,妙处难与俗人言。

忽逢先生自天降,手扶太一青藜杖。

仙容可望不可亲,飘然飞去青霞上。

白蘋满棹何时归,秋著芦花知不知。

(0)

跋京仲远所藏杨补之红绫上所作著色掀篷梅

朔云暗天垂到地,朔风裂山吹脱耳。

长江万顷一艇子,一夜雪寒不成睡。

诗翁晓起鬓髼松,缩颈微掀黄篾篷。

夜来急雪已晴了,东方一抹轻霞红。

江梅的皪开独树,篷间截入梅尺许。

老干新枝紫复青,花雕白玉须黄金。

满身满面都是雪,梅雪却与霞争明。

不知诗翁何处得霜锯,和雪和梅斸将去。

恐是并州快剪刀,不然吴刚修月斧。

下无根干上无梢,一眼横陈梅半腰。

东省拈出寒萧萧,至今花头雪未销。

(0)

登度雪台观金沙荼?

金沙瓶子荼糜粟,一一尖红映圜绿。

只销三日雨和风,化作真珠堆锦褥。

饶渠飞度雪前开,开了却吹香雪来。

红红白白照天半,醉倚雕栏眼凌乱。

(0)

寄题周子中监丞万象台

昔从永和望青原,永和在地山在天。

今从青原望万象,青原在下台在上。

乘成先生学海龙,眼高四海空复空。

如登中天骛八极,下视积苏同绛宫。

万物一马喻多少,漆园小家穷计校。

须弥芥子亦未妙,葱岭老胡乌知道。

此诗解嘲仍索闹,举似先生应绝倒。

(0)

夏日小饮分题得菱用辘轳体

不是齐堂觳觫生,如何双抵独峥嵘。

犀中忽有红尖角,天上也无甜底冰。

只爱衣裳桃杏浅,谁知肌骨雪霜明。

酒徒苦问渠名姓,无姓无名字子陵。

(0)

过龟峰

大龟昂首瞻南天,仙人赤脚骑龟肩。

小龟一双走随母,指爪穿尽追不前。

仙人不知卜何事,踏脱绿毛纷满地。

老夫也要钻一钻,何日故园遂归计。

(0)
诗词分类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饮酒 荷花 怀古 咏史怀古 杨柳 登高
诗人
吴宗慈 李烈钧 马占山 陈叔通 熊式辉 胡适 唐生智 曾琦 罗家伦 朱德 叶圣陶 程天放 冯友兰 张大千 谢觉哉 梁寒操 叶剑英 邵式平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