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是看春去,鸿爪迷离,意共东皇懒。
唤苦啼鹃,声声空进哀怨。
恁夕阳、燕子归来,只冷落、谁家庭院。
残红满,楼台帘幕,黄昏寻遍。
谁教咫尺如天,远蓦相逢,又愁牵泪溅。
细细宵长,朦胧幽梦难唤。
听隔窗、密雨丝丝,到枕畔、将魂同绾。
镇长见,莫任罡风吹断。
已是看春去,鸿爪迷离,意共东皇懒。
唤苦啼鹃,声声空进哀怨。
恁夕阳、燕子归来,只冷落、谁家庭院。
残红满,楼台帘幕,黄昏寻遍。
谁教咫尺如天,远蓦相逢,又愁牵泪溅。
细细宵长,朦胧幽梦难唤。
听隔窗、密雨丝丝,到枕畔、将魂同绾。
镇长见,莫任罡风吹断。
这首《玉京谣》是清代诗人李恰的作品,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春日即将逝去,万物凋零的凄美画面。
开篇“已是看春去”,点明了季节更迭,春天即将消逝的主题。接着“鸿爪迷离”运用了比喻手法,以鸿雁的足迹象征时间的流逝和记忆的痕迹,表达了对时光易逝的感慨。“意共东皇懒”,“东皇”是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春神,此处借指春天,诗人说春天也似乎懒得与人相伴,进一步渲染了春去的氛围。
“唤苦啼鹃,声声空进哀怨”,以杜鹃鸟的悲鸣象征着春天的离去和生命的哀伤,声音空洞而哀怨,增添了诗的悲凉色彩。“夕阳、燕子归来,只冷落、谁家庭院”,夕阳西下,燕子归巢,却只有庭院显得格外冷清,燕子的归来反衬出人的孤独,庭院的冷落则暗示了春天的离去。
“残红满,楼台帘幕,黄昏寻遍”,描述了黄昏时分,满地残花,楼台帘幕下的凄凉景象,诗人试图在黄昏中寻找春天的痕迹,但一切已成过往,无法挽回。“谁教咫尺如天,远蓦相逢,又愁牵泪溅”,表达了距离的遥远如同天堑,即使再次相遇,也难以避免内心的愁绪和泪水。
“细细宵长,朦胧幽梦难唤”,夜晚漫长,梦境模糊,诗人试图在梦中找回春天的记忆,但梦终究难以触及现实。“听隔窗、密雨丝丝,到枕畔、将魂同绾”,窗外细雨绵绵,仿佛将诗人的心魂紧紧缠绕,无法解脱。“镇长见,莫任罡风吹断”,最后,诗人希望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坚守心中的那份美好,不让狂风将之吹散。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春天离去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生命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留恋与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