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金缕曲》
《金缕曲》全文
清 / 俞樾   形式: 词  词牌: 贺新郎

花信匆匆度。算春来、懵懂一醉,绿阴如许。

万紫千红飘零尽,凭仗东风送去。

更不问、埋香何处。

却笑痴儿真痴绝,感年华、写出伤心句。

春去也,哪能驻。浮生大抵无非寓。

漫流连、鸣鸠乳燕,落花飞絮。

毕竟韶华何尝老,休道春归太遽。

看岁岁、朱颜犹故。

我亦浮生蹉跎甚,坐花阴、未觉斜阳暮。

凭彩笔,绾春住。

(0)
鉴赏

这首《金缕曲》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日的流转与生命的短暂,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美好事物的留恋。

开篇“花信匆匆度”,点明了春光易逝的主题,花开花落,如同时间的匆匆流逝,让人感叹不已。“算春来、懵懂一醉”则以一种略带戏谑的口吻,将春天的到来比作一场懵懂的醉酒,既生动又富有诗意。

接着,“万紫千红飘零尽,凭仗东风送去”两句,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花朵在春风的吹拂下凋零飘散的情景,表达了对美好事物消逝的惋惜之情。“更不问、埋香何处”一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似乎在说,即使花朵凋零,也不必追问它们最终的归宿,因为生命的意义在于过程而非结果。

“却笑痴儿真痴绝,感年华、写出伤心句”则是诗人对自身情感的反思,他以一种自嘲的态度,表达了对时间无情、年华易逝的深刻感悟,同时也流露出一种淡淡的哀愁。

“春去也,哪能驻”直接点明了春天无法停留的事实,表达了对时间不可逆转的无奈。“浮生大抵无非寓”一句,则是对人生短暂、虚幻本质的一种深刻理解,暗示了生命如同寓言一般,充满了不确定性和短暂性。

“漫流连、鸣鸠乳燕,落花飞絮”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却又稍纵即逝的春日景象,鸣鸠的啼叫、乳燕的飞翔、落花的飘零、飞絮的轻舞,都是春天特有的景象,但这一切的美好都只能是瞬间的享受。

“毕竟韶华何尝老,休道春归太遽”这两句,诗人试图从另一个角度看待时间的流逝,认为韶华虽老,但春天的美丽并未因此而减少,提醒人们不必过于悲伤于时间的流逝。

“看岁岁、朱颜犹故”则表达了对岁月轮回中不变之美的期待,尽管容颜会老去,但四季的更迭、自然的循环依旧如初。

最后,“我亦浮生蹉跎甚,坐花阴、未觉斜阳暮”是诗人对自己生活的反思,他在花荫下坐了很久,直到夕阳西下才意识到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生活琐碎、时间易逝的感慨。

“凭彩笔,绾春住”则是诗人对留住美好时光的渴望,希望借助自己的才华,将春天的美丽永远保存下来,不让它随风而去。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时间、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视与留恋。

作者介绍
俞樾

俞樾
朝代:清   字:荫甫   籍贯:浙江德清   生辰:1821-1907

俞樾(1821-1907),字荫甫,自号曲园居士,浙江德清人。清末著名学者、文学家、经学家、古文字学家、书法家。他是现代诗人俞平伯的曾祖父,章太炎、吴昌硕、日本井上陈政皆出其门下。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进士,曾任翰林院编修。后受咸丰皇帝赏识,放任河南学政,被御史曹登庸劾奏“试题割裂经义”,因而罢官。遂移居苏州,潜心学术达40余载。治学以经学为主,旁及诸子学、史学、训诂学,乃至戏曲、诗词、小说、书法等,可谓博大精深。海内及日本、朝鲜等国向他求学者甚众,尊之为朴学大师。 
猜你喜欢

和人见寄

江海同为客,山林不并居。

经时占喜鹊,今日剖双鱼。

拥鼻还成咏,撑肠未废书。

孤吟聊自遣,谁复借吹嘘。

(0)

龙眠居士画十六大阿罗汉赞·其十六

岩谷窈窕,林芿扶疏。瀑布淙射,蛇虫之居。

衲帔蒙头,安然入定。孰能出之,其独也正。

(0)

哭吴丞相元中二首·其二

宣和之季靖康初,同力同心卫帝居。

扶毂共升新日月,谪官难守旧田庐。

孔光温室不言树,陆贽忠州戒著书。

叹息端庄士君子,岂随草木腐丘墟。

(0)

送李似之舍人归连江旧隐二首·其二

衰病修然寂寞滨,已将小隐约幽人。

眠云啸月有馀乐,问柳寻花无限春。

争席樵渔真得计,会心鱼鸟自相亲。

醉乡况有闲田地,应许东皋更卜邻。

(0)

余两过湖湘皆以事阻不到南岳今自衡趋潭意谓决可一到又以新讨降步谅之众不果往为之怅然成两绝句·其二

七年三到楚江边,阻上衡山信鲜缘。

此去便为归老计,不知重到是何年。

(0)

五月六日率师离长乐乘舟如水口二首·其二

画舸连樯泛碧波,潇湘去路饱经过。

山川焕发旌旃色,将士欢娱铙鼓歌。

旧学但曾闻俎豆,暮年何意总干戈。

据鞍马援平生志,岂在骊驹白玉珂。

(0)
诗词分类
老师 冬天 边塞 孤独 讽刺 豪放 咏物 写花 闲适 牡丹 节日 写人 挽诗 惆怅 写雨 题诗 写景 游玩
诗人
释普度 蒋敦复 钱时 薛嵎 谢元汴 释惟一 吴宽 周贺 余继登 杨冠卿 赵师侠 张子翼 罗万杰 吴则礼 陈舜俞 徐溥 岳正 卢宁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