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谒憨祖肉身》
《谒憨祖肉身》全文
明 / 成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借路还家识故乡,重来顶相露堂堂。

天花散满楞伽室,祖席平分曲录床。

白氎不留身后线,黄冠休问旧时装。

门前溪水西来意,流入空庭味更长。

(0)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拜访憨祖肉身的情景,充满了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与追思。首句“借路还家识故乡”表达了诗人寻访故地,与过往记忆重逢的心情。接着,“重来顶相露堂堂”则通过描述憨祖肉身的庄严显现,展现了对这位高僧的崇敬之情。

“天花散满楞伽室,祖席平分曲录床”两句运用了生动的比喻和场景描写,将憨祖肉身所在的环境描绘得神圣而宁静,仿佛是佛国净土的一部分。这里不仅有自然界的奇观——天花飘落,还有对憨祖生前生活空间的再现,通过“祖席”和“曲录床”的描述,让人感受到其生活的简朴与修行的专注。

“白氎不留身后线,黄冠休问旧时装”这两句则表达了对憨祖精神品质的赞美。白氎(一种布料)象征着憨祖的朴素与清贫,暗示他不为物质所累,一心向道;黄冠(古代道士的头饰)则代表其出家的身份,但“不留身后线”和“休问旧时装”强调的是憨祖超脱世俗、追求精神境界的高尚品格。

最后,“门前溪水西来意,流入空庭味更长”以溪水西流、流入空庭的景象作结,寓意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轮回。溪水的流动象征着生命的延续,而“味更长”则表达了对憨祖精神影响的深远和持久,即使在岁月的流转中,憨祖的精神依然能够启迪后人,留下深刻的影响。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憨祖肉身的描绘,以及对其精神品质的赞颂,展现了对中国佛教文化中对高僧的崇敬之情,同时也蕴含了对生命意义和精神追求的深邃思考。

作者介绍
成鹫

成鹫
朝代:明

成鹫(1637-1722),清朝初年广东肇庆鼎湖山庆云寺僧。又名光鹫,字迹删,号东樵山人。俗姓方,名觊恺,字麟趾,番禺(今属广东省)人。出身书香仕宦世家。其为人豪放倜傥,诗文亦卓厉痛快,尽去雕饰,颇有似庄子处。沈德潜誉为诗僧第一。作品有《楞严直说》十卷、《鼎湖山志》八卷、《咸陟堂集》四十三卷、《金刚直说》一卷、《老子直说》二卷、《庄子内篇注》一卷等。 
猜你喜欢

和姚子敬秋怀五首·其五

野旷天高木叶疏,水清沙白鸟相呼。

胡笳处处军麾满,鬼哭村村汉月孤。

新亭举目山河异,故国伤神梦寐俱。

黄菊欲开人卧病,可怜三径巳荒芜。

(0)

晚兴

翻尽残书已落晖,樵歌引我出柴扉。

江横露气吞渔艇,风挟秋声动羽衣。

沙草荒凉黄犊卧,渚花萧瑟白鸥飞。

断云数片无拘束,满目青山入翠微。

(0)

露华

墙根一簇。渐碧叶抽苗,淡洁如玉。

不费砻磨,名入镜台奁录。

悄倚月夜莎阶,粉绽半含香粟。

幽韵冷,同时紫琼,已自嫌俗。纤纤可许偷握。

正雪样横枝,斜绾浓绿。误向倦眠孤馆,除下敲竹。

仿佛堕折搔头,人去汉宫难续。

清露底,空思个侬妆束。

(0)

满江红.咏灯

独对银缸,听街鼓、不堪愁绝。

却又是、春阴陡暗,晚风偏劣。

耿耿未成虚枕梦,摇摇转觉空房怯。

镇凄凉、流泪湿黄昏,花重叠。云髻拥,香肌瞥。

徒想像,增呜咽。怎照人欢会,照人离别。

欲简私书还剔起,怕看孤影将吹灭。

恰才馀、一燄解罗衣,翻成结。

(0)

读曲歌四首·其一

窗前安石榴,花开正见汝。

百舌枝上啼,含情不得语。

(0)

出镇南关

崔嵬分茅岭,镇南扼雄关。

持节始入交,山路何郁盘。

乔林映前旌,鸣驺历层峦。

纶命自天下,恩光回日南。

道路尽膜拜,冠带争骏奔。

语言虽假译,文物亦可观。

藐兹溟海壖,声教古所渐。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俞桂 吕温 黄干 常建 卢挚 吕颐浩 徐阶 陈亮 王观 吴澄 王逸 高拱 薛涛 完颜亮 李隆基 明本 杨广 陆云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