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29诗句网 欢迎您的访问
当前位置:929诗句网 > 诗词大全 > 《满江红.咏灯》
《满江红.咏灯》全文
明 / 沈谦   形式: 词  词牌: 满江红

独对银缸,听街鼓、不堪愁绝。

却又是、春阴陡暗,晚风偏劣。

耿耿未成虚枕梦,摇摇转觉空房怯。

镇凄凉、流泪湿黄昏,花重叠。云髻拥,香肌瞥。

徒想像,增呜咽。怎照人欢会,照人离别。

欲简私书还剔起,怕看孤影将吹灭。

恰才馀、一燄解罗衣,翻成结。

(0)
鉴赏

这首《满江红·咏灯》描绘了女子在深夜独自面对孤灯时的复杂心情。开篇“独对银缸,听街鼓、不堪愁绝”便营造出一种孤寂与愁苦的氛围,女子一人对着银色的灯盏,听着远处传来的街鼓声,内心难以承受这份孤独与忧愁。

接着,“却又是、春阴陡暗,晚风偏劣”,春日的阴云突然变得浓重,晚风吹得更加猛烈,这不仅描绘了自然环境的变化,也暗示了女子心境的波动。她无法入眠,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对空荡荡的房间感到害怕。

“耿耿未成虚枕梦,摇摇转觉空房怯。”这两句进一步深化了女子内心的挣扎与矛盾。她试图在虚幻的梦境中寻求慰藉,但最终未能如愿,反而更加感受到空房的冷清与恐惧。

“镇凄凉、流泪湿黄昏,花重叠。”黄昏时刻,女子的眼泪打湿了脸庞,花瓣重重叠叠,仿佛是她内心情感的象征,既美丽又哀伤。

接下来的几句“云髻拥,香肌瞥。徒想像,增呜咽。”描述了女子的外貌与内心的矛盾。她试图通过想象来缓解痛苦,但这种努力却让她更加悲伤,泪水如同断线的珠子,无法自抑。

“怎照人欢会,照人离别。”灯下的光亮既见证了人间的欢聚,也见证了离别的悲伤,这对比强烈地突出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无奈。

最后,“欲简私书还剔起,怕看孤影将吹灭。”她想要写信倾诉心中的情感,却又因害怕孤独而犹豫不决,最终还是选择了点亮灯火,尽管知道这灯光终将熄灭。

“恰才馀、一燄解罗衣,翻成结。”这句话以灯油燃尽、火焰熄灭为喻,暗示着女子情感的终结,就像那即将燃尽的灯火,最终只能化作一团乱麻,无法解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运用,展现了女子在特定情境下内心的复杂情感变化,从最初的愁苦、恐惧到最终的无奈与绝望,深刻地揭示了人性在孤独与困境中的脆弱与坚韧。

作者介绍

沈谦
朝代:明

(1620—1670)明末清初浙江仁和人,字去矜,号东江子。明诸生。少颖慧,六岁能辨四声。长益笃学,尤好为诗古文。崇祯末,为西泠十子之一。入清,以医为业。有《东江集钞》、《杂说》等。
猜你喜欢

挽陆夫人·其一

湘灵鼓瑟渺何之,一片愁云殢九疑。

总为人间尘满镜,锵锵佩向月中移。

(0)

题诒谷堂·其二

堂开白下近长干,庭畔春风长玉兰。

奕世相传蘋藻在,文垂片石望中看。

(0)

孤山社燕集·其一

湖上晴云散绿波,六桥欸乃起渔歌。

孤山此日开诗社,杜若洲边白鸟多。

(0)

蒜岭雨中

雨来马上扑征衣,芳草萋萋去路微。

况是江村寒食候,鹧鸪啼处乱花飞。

(0)

马上即事

万壑春流泻海门,人家多住绿杨村。

花飘马首如红雨,何处听莺不断魂。

(0)

过钓台

羊裘曾卧白云间,烟水苍苍去不还。

回首云台俱寂寞,至今人说富春山。

(0)
诗词分类
地点 抒情 赠答 写雪 西湖 写水 生活 愤慨 忧国忧民 思亲 伤感 感慨 军旅 离别 乐府 壮志难酬 归隐 和诗
诗人
魏杞 胡则 叶衡 许询 彭启丰 郑谦 刘统勋 徐贤妃 吕公著 萧翼 任华 伯夷 崔旭 张建封 陈敬宗 联元 刘皂 李从周
诗词赏析
名句欣赏

Copyright © 2025 929诗句网

本站提供古诗文赏析及诗词名句翻译。

网站备案/许可证号:备案号-豫25011f51